某线路板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改造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某线路板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改造的实践研究

谢常青

(珠海市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生产电路板过程中有着较多污染物,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酸碱、铜、等各种污染成份,若这些废水未能得到有效地治理,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重金属离子更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废水,便需对原有线路板处理废水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处理。本文主要围绕着由于进水水质与水量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出水的水质逐渐恶化某线路板处理废水工艺,分析原有处理废水工艺各项功能、构成、出水的水质实际状况为基础,综合分析技术改造最佳实施方案,经此次研究证明了运用二级的混凝、A2/O与MBR组合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处理好原有出水SS、COD、Cu2+不达标这一问题状况,技术改造之后废水处理总成本为1.53元/m3,环境、经济与社会整体效益良好,可达到预期的技术改造效果。

关键词:线路板;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改造;实践

前言:

电子产品畅销,电子工业发展态势较为乐观,线路板的生产业逐渐被催生出来,且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促使线路板的生产期间大量废水形成。依据不同生产工业,线路板内废水所含污染物存在着较大差异性,线路板的生产废水含有油墨、重金属的离子等,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某线路板的生产企业,线路板日产废水约为1000-15000m3,含有油墨、废酸、含铜等各种废水,大部分废水均呈现着蓝绿色,浓度及污染度均相对较高,线路板具体生产期间所产生各种废水,其最常规的处理手段即为混凝、生化联合处理。虽该厂在初期建厂时已设计建造产区内废水处理操作工艺,在第二年通过当地的环保部合格验收。但伴随该线路板实际的生产品种、生产操作工艺持续优化、产量日益变化等,水量已增至约2000m3/d,污染物实际浓度大幅度提高,促使原有处理废水工艺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废水处理需求及环保各项标准。企业委托了相关单位围绕着废水的处理系项目实施技术上的改造,经过运行调试且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经过了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验收,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废水的处理工艺之下,出水水质已完全可达废水相关排放标准及要求,并取得极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本文主要针对该线路板的生产企业内部处理废水工艺的技术改造实践开展论述研究,希望能够为其它线路板的生产企业开展处理废水工艺的技术改造项目工作提供真实案例与参考。

1.经改造前期处理废水主要工艺

混合3股废水的化学混凝、SBR联合处理。内含Cu2+废水呈现为酸性,实际水量大致为210-320m3/d。油墨废水,呈现为碱性,在颜色上其主要呈现为蓝绿色,也会呈现为蓝色,内含有碱性的水溶油墨,包含的化学成分类物质较多,废水流量大致为702-853m3/d;酸性的废水,其主要是在生产线路板期间所形成废气硝酸及部分硫酸,此类废水呈现为强酸性,常散发着一种白色烟雾,它的水量大致为704-999m3/d。因含Cu2+废水的水量较少,呈现为酸性,依废酸碱的中和处理相应原则,三种废水经混合后需集中开展处理工作,工艺流程详见图1。

图1废水处理原前段的工艺流程示图

2.选择及论证工艺改造实施方案

通过对于原有处理工艺之下新废水处理后出水的水质状况分析之后可了解到,COD攀升幅度较大,促使原有处理废水操作工艺实际承受的冲击负荷大,工艺实际匹配度不佳,加药的方式、计量、药剂的种类、不佳沉淀效果相关因素,均促使后期出水难以与环境保护各项标准相吻合的真实因素。原处理废水操作工艺下,对去除各种有机类污染物环节有两个,即酸化处理与沉淀池。SBR的处理操作工艺,因线路板具体生产所形成废水内油墨为碱性水溶,处中性或者是酸性条件,油墨便会处于不溶状态之中。故而,酸化处理与沉淀池组合的工段可削减掉该废水内大部分COD,实现对沉淀物内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原有处理工艺之下,从此组合的工段下COD实际去除率为90%左右。对于新废水的处理,此工段出水的COD处于300-500mg/L范围。从该处理效果上来分析,可保留此工段。因水量持续增长,促使SBR该工段的废水实际停留时间出现严重不足情况,人为错误的操作、不良的沉淀效果等各方面因素所制约,SBR对于COD的去除率呈现着不足状态,处于65%-75%范围,出水的COD处于180-220mg/L区间,超指标颇为严重。故而,技术优化改造应以革新处理操作工艺为起点,将原SBR处理操作工艺有效剔除,改A2/O、MBR联合处理操作工艺。

SS、Cu2+实际含量的超标大部分因沉淀处理节点存在着问题。原处理工艺中用一级的混凝处理操作工艺,对于Cu2+实际去除效率有着一定限制作用,因废水大流量,该沉淀池停留有效时间渐渐缩短为设定参数值2/3ha,将直接对沉淀处理的效果产生影响,使出水的絮体携带一定Cu化合物质,出水Cu2+的监测未能达标,直接影响其出水的SS。技术优化改造具体实施:一级的混凝改二级的混凝处理操作工艺,结合MBR处理操作工艺,对废水内所存在的有机物、化合铜及絮体实现深度去除。如图2-1、2-2所示,为经改造后期废水处理的前段与后段具体工艺流程。

图3技术改造之后项目的出水水质状况示图

4.效益综合评价

此技术优化改造项目,总体投资大致70万元左右,改造前后期间废水处理总成本各自为2.2元/m3、1.53元/m3,单位处理实际成本大致为0.47元左右,结合每日处理大致为2000m3左右废水统计分析可知晓,全年可节约费用约为35.05万元,2年内边可收回此次技术改造的总成本,经济效益较为突出。

5.结语

综上所述,此生产线路板企业关于废水处理操作工艺技术的改造历经1年投放运行,证明原处理操作工艺经技术优化改造后,所检测的出水所有指标较国家的污水综合排放中一级排放各项标准占据较大优势,废水处理的效果较为突出,可有效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总成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较为突出,可达工艺总体改造设计预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劼,王姜,胡筱敏.沈阳市某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工程实践[J].环境保护科学,2018,44(06):857-858.

[2]何锐,张猛.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6,30(22):82-84,88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