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0
/ 2

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及对策

何涛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国内各行各业的工作体系都有了相应的变更,改变中步步加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支出及经济回收项目,具有规模大,风险高,工期长,工作内容复杂等特点,为有效规避其中某些负面特点在工程实施中反向增加施工难度及施工风险,合同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经济体系尚不完善,管理层面上仍存在较大问题,亟待改善,因此,对工程合同管理做出合理到位的风险评估以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实施的高效性。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前言

工程具有规模大,风险高,工期长,工作内容复杂等特点,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有多变情况发生,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工程必须采用书面合同,通过书面合同明确注明参与建设工程的企业的责任义务,通过合同约定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的完善全面与否又直接影响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利益,所以,加强合同的管理工作,控制合同的风险,研究并制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等行为既利于工程承包双方的合作,又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1.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分析

1.1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具体表现方面

工程合同的管理项目较多分类较广,且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覆盖了整个工程项目,在合同签订之前就已经开始,直到工程结束才算完成。在对合同进行管理的时候,也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合同订立之前的管理,其次就是在合同生效的过程中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工程的合同主要包括:设计合同、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借款合同、采购合同等几部分组成,风险最集中的阶段即为上述分列合同履行阶段。在此阶段中,无可避免会遇到诸如因合作双方法律意识不足或合作双方过分情感用事而将合同建立在信任之上导致合同明细不明确,合同签订不规范、因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对自己企业的项目管理团队进行准确评估及定位导致合同在生效阶段履约纠纷多等问题。

1.2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风险的存在与其性质息息相关,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性质主要如下:其一,合同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可控性主要体现在在合同生效之前对合同进行的风险预估,通过预估便可提前思考相应对策,尽一切努力压低风险;不可控性则体现于若有突发自然灾害或国家政策的变更,导致工程无法按照原合同继续施行。其二,直接管理性和间接管理性。直接管理性是指企业作为合同参与本身直接针对合同不足之处现身管理;间接管理性是指企业以企业本身的形式间接的参与对合同的管理。究其原因则可针对其性质从两方面来探讨,即内部管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风险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合同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流程未实现标准化、监督管理不到位、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外部风险因素是指由于对方的信誉度太低、同行之间的非正当竞争以及工程经费不足等原因而出现欺诈行为或者直接违反合同规定所导致的风险。

1.3工程合同管理风险产生的影响

工程合同管理风险产生的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在于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施行。合同履行阶段中,若合同管理风险的预估防范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施行遇阻的情况发生,将很容易引起企业为保全自身利益导致合同产生割裂甚至失效的不良后果,而随之产生的责任纠纷不仅对企业的名声造成不良影响,更是对工程的继续施行造成灭绝性的阻滞。工程不能如期结束反而会造成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资源的损耗。

2.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对策简述

2.1合同签订依法进行,明细分明

企业合同的签订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使其在一个以法律为保障的平台上公平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并在风险出现时能找到合适的责任承担人员。从法律意识上看,在合同的整个过程中,即从签订到履行过程中,对现行法律法规掌握程度没有到达应有的要求,对法律的重视也不够深刻,缺乏对合同条款的认真研究,不能及时按照现行政策和法律的约束,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为了合作双方能够正确正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并在合同签订时不会出现被动合作的情况,就应当提高相关合同管理人员的经济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去维护工程的顺利施行,也最大限度去维护企业的利益。

2.2强化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降低合同风险的主要途径是完善并强化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主要目的在于能在预估风险出现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合同签订、履行中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及在实践中,各个单位都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合同管理进行点评,从客观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关键所在等都是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的管辖范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以达到强化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的目的:首先,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在选择签署合同对象时,应要求本家管理团队将合作对象的信誉等级作为首要参考指标进行分析,而后对合同的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做出相应的综合性风险评估,并注明各项风险的预警等级。其次,建立风险研究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专门对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进一步预估,一旦在预估过程中发现风险因素,便要立即成立相应团队展开合同风险研讨会,就发现问题集中各部相关人员展开讨论,找出导致经济效益走下坡路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降低风险。最后,要对风险进行实时跟踪观察。经过风险评估阶段,也经过预警,讨论,解决等阶段,仍要继续对风险的跟踪观察,关注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免其再次出现不利于企业利益的变动。

2.3建立多方监管合同施行体制

合同的流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括评判、审核及存档等多个环节,因此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工作量大显而易见。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就是指在合同准备阶段就开始进行行为监管的制度,包括对于合同的签署、履行及后期管理等环节。建立全方位合同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明确每个环节的分工,强化各个环节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明确合同流程中的责任主体,便于合同管理部门有效的分配制定合同的任务和工作。而建立这样的体制,实则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素养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在建立多方监管合同施行体制的同时,也应同步体制下对相关人员进行素质技能培养。人才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后援,让人才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保证合同管理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举措。对人才的拣择首先从选拔开始,选拔要依照国家的选拔制度,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同时要求备选人员是具备合同管理能力,并在信息化专业技能上存在一定的能力的优秀人才。再加上后期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演讲比赛、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对人员的培养。便可提高相关人员的的知识技能,辅助多方监管合同施行体制的施行。

结语

随经济发展大潮的涌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则成为所有企业的关键所在,而合同便成为确保工程合作双方经济效益的见证。对于参与工程的合作双方来讲,如何能将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降至最低,最大效益的增加企业的收入则成为作为合同主体的本家最大的思考问题,而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永不退色的讨论焦点。合同签订依法进行,强化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建立多方监管合同施行体制等不失为降低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有效对策。提高合同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对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合理预估以及反馈行之有效的防范决策又可谓是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丽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34):230-231.

[2]余桦.工程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法制博览,2016,7(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