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浅析

张立敏

张立敏北京现代音乐学院101121

摘要:在党和国家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音乐院系应主动加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联系,并坚持人性化、互惠性、差异性、常态性的原则,努力在人才培养与社区需求、社会实践与社区活动、课题研究与社区发展互动中,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音乐院系社区音乐教育互动

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国民艺术教育与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兴起,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越来越紧密。在党和国家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音乐院系要主动加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联系,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一、互动之条件

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是指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及社区成员、机构、组织之间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到高校音乐院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四大基本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社区居民音乐修养的提高、艺术素质的提升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1.两者互动的必然性。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服务,首先,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从威斯康星思想诞生以来,高校都在探索服务社会、服务区域、服务社区的路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高校音乐院系参与社区音乐教育的内容。其次,是社区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学者奥森曾指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问题。发展社区音乐教育,无疑需要高校音乐院系发挥人才、场地、乐器等资源优势。最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音乐院系必须立足区域,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地方支持和赢得地位。同时,“从世界范围看,服务社会不仅是高校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而且高校在服务社会中也定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总之,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最终目标是形成共生共赢、和谐发展的局面,达到一种双赢的关系。

2.两者互动的可能性。高校与社区,本属于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领域,但在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和校地、校企合作日益纵深的情况下,加强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的互动就变得更加可能。首先,是高校音乐院系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人才,高校音乐院系和教师参与社区音乐教育,能深刻体验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这无疑有利于提升高校音乐院系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是社区引进音乐人才的需要。社区发展音乐教育,必须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工作人员。社区与高校音乐院系互动,可以使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实现“零距离”和“无缝对接”,确保社区招聘所需的音乐人才。最后,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社区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互动之原则

1.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自觉为本校师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最大限度与周边社区合作,通过在社区指导合唱团、举办音乐会、开展声乐和乐器培训班、辅导班等形式,为本校师生提供演唱、演奏、指挥等舞台;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社区居民为本,针对社区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达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2.互惠性原则。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落脚点与归宿是寻求彼此发展的最大空间,最终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两者之间互动合作的内容、目标、结果,既要符合高校音乐院系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要与社区音乐教育需求相一致。比如,高校音乐院系在社区开设乐理班、视唱练耳班等,既可以提升师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提升居民的艺术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达到为社区音乐教育服务的目的。

3.差异性原则。目前,“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同国外的许多国家相比,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加之,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较大,这都使我国各个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尽相同。因此,两者之间的互动尤其是高校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的服务千万不能搞“一刀切”、“想当然”,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而要立足社区实际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注重差异性,针对不同社区的需求、不同群体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促进社区音乐教育的协调发展。

4.常态性原则。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全面而深度的合作。因此,高校音乐院系要在日常的声乐教学、器乐教学、舞蹈教学、合唱教学等活动中自觉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师生音乐会、演唱会,或直接在社区开展相关音乐活动。同时,社区占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有音乐教育方面的问题要主动与周边高校音乐院系联系,争取开展互动合作活动。高校音乐院系与社区要就音乐教育方面着力构建常态化、长久性互动合作机制,双方都不能走“或热或冷”的互动合作路线。

三、互动之内容

1.人才培养与社区需求互动。“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时期总是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也就是说,高校不能闭门办学,而需要坚持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到“有求必应”。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敞开门办学是不争的事实。落实到人才培养方面,就是要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无缝对接,注重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

这里所说的社会评价,即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具体地规定了高校音乐院系所培养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规格,其内容大体包括基本理论、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也就是要系统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音乐分析创作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演奏、演唱、音乐创作和从事文艺演出活动组织、策划、管理、教学的能力。这既是高校音乐院系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目标,也是以现实社会需求为核心所建立的社会评价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与社区需求互动,是高校音乐院系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校音乐院系不仅要根据自身设定的培养目标去培养人才,而且要根据社区不同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高校音乐院系要经常深入社区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和艺术团、合唱队等,深入了解人才需求、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岗位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2.社会实践与社区活动互动。“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音乐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关键。”因此,演唱、器乐演奏以及合唱、合奏等,都必须以舞台的实践表演为主要实现形式。离开舞台表演这个实践平台,音乐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而参与社区音乐活动,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实践形式,不仅能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专业技术岗位,而且能使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巩固理论知识,提升音乐专业技能。所以,高校音乐院系要鼓励师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并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社区音乐教育服务,着力提升音乐艺术工作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高校音乐院系要与社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定期与不定期组织师生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文娱演唱演奏、担任合唱指导指挥、举办乐器声乐培训班等志愿服务活动。值得强调的是,参加下乡文艺演出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师生编排雅俗共赏、贴近社区群众生活的节目,送戏下乡,既可以丰富广大社区居民的音乐文化生活,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还可以赢得良好的办学声誉。

3.课题研究与社区发展互动。科学研究应策应社会需求,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高校音乐院系开展科学研究也是如此,需要牢固树立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与社区建立良好互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社区和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敏锐捕捉市场信息,主动迎合现实需求,针对“当下学术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缺乏问题意识、学者社会责任和国家情怀淡薄的现状”,着力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为社区音乐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当前,在党和国家正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音乐院系更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音乐教育服务。首先,要加强音乐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凝练学科方向,聚集优秀学术研究人才,以此来促进音乐学科专业的发展。其次,可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科研学术机构,重点针对区域和社区音乐发展需求和特色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应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和社区一线,亲身感受和了解居民的音乐诉求,使自己的音乐研究“接地气”。最后,要注重校地合作,为政府决策咨询和繁荣区域音乐文化服务。比如,参与社区音乐教育规划制定,挖掘地方戏、民族音乐、民歌等音乐形式,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等。通过这些工作,能进一步推进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开发区域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音乐文化、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丽英《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资源优势与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35-37。

[2]白娟《浅析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2011,(4),98-99。

[3]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67-70。

[4]毛娟《关于音乐实践教学的模式探讨》[J].四川戏剧,2008,(2),102-103。

[5]王日春《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