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分析雷晓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分析雷晓斌

雷晓斌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新型建筑形式,是我国的重点研究项目,也是未来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我国的开发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受多方面影响,发展进程缓慢。从发展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或将在部分建筑领域取代传统建筑形式,不仅可大力提升我国的建造能力,也能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中国技术走向世界。防水工程是装配式建筑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需要改善的重点技术环节之一,只有优良的防水性能才能保障建筑的安全可靠性,所以,有必要将大力投入改善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提上日程,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分析研究改善其防水性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防水;对接缝隙;防水理念

随着建筑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一些新型的建筑方式被逐渐应用于生活中,目前装配式建筑和3D打印建筑方式较为先进。传统建筑行业的不足日渐显现,如:建筑周期长、环保质量差、人力物力耗费较大、质量控制难等。老旧的建筑方式已与现在先进的科技发展进程形成巨大反差,而相对以往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高质量、环保、制造效率高、资源耗费小等优势。然而其防水性能差的问题是制约其在国内外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成为了国内外建筑行业学者需要攻克的难关。

1.装配式建筑防水理念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拆分成多个模块,通过工厂一站式生产或多站点生产的方式同时进行加工,进而缩短建筑周期,完工后根据图纸设计将各部件运往建筑工地,由适当吨位吊装机进行积木试拼装,而由于拆分模块众多,各模块拼接面粗糙,导致吊装完成后模块拼接缝隙较大,给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效果带来困难。装配式建筑通常为完善其使用性能通常分为内外墙两种,内墙多为结构墙体,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承重抗压部件,外墙则为防火、防水、防震、保温等功能型墙体,内外搭配形成性能优良的组合体,然而外墙的加入利弊各半,在增强性能的同时也扩大了装配式建筑防水性能的先天性缺陷,其内外墙板间的缝隙外装配式建筑防水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根据上文所述不难发现,防水即防止对接缝隙进水,既可堵住墙体缝隙实现,也可引导水流流出墙体。因此,可以从堵水和引水两个层次对防水进行分析,一方面可通过现浇堵水,利用适当缝隙填充材料进行填隙堵水防止水流渗入;另一方面可引导水流流走避免进水,通过结构型引水方式和材料型两种方式引导水流流出装配墙体。

2.装配式建筑具体措施

2.1结构型防水

传统建筑在长时间的风蚀及房屋老化的情况下,在窗户与墙体间缝隙、墙体间缝隙会出现渗水现象,与此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内结构墙体因相对拼接良好,工厂化生产装配的原因,结构墙体的防水工作相对较为容易,而外墙板与内墙板的拼接缝隙大防水难度也较大。结构型防水也可称为空腔防水,是对拼接缝隙进行密封改造,通过密封条或者填浆的方式构建双层密封,在密封间形成空腔。在外墙板的纵向缝隙墙板边缘设计导水结构,如:挡水台、滴水线、集流槽等,使腔体内部与外部压力平衡,当水流入腔体时,由空腔内外侧的高低差引导水流从排水槽进入设计好的竖直空腔内,进而排除墙体,而由于腔体裸露,且装配墙板的误差较大,极易造成腔体的堵塞,阻挡水流排出,因而可通过在拼接缝的背水面设计密封条,改善其防水性能。

2.2材料型防水

材料型防水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防水方式,即为堵式防水,利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对拼接缝进行填充,再利用高性能密封胶密封,防止水体的渗入。该方法关键在于密封胶的选择,密封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由于其处于最外层,充当防水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其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抗拉伸压缩能力强,因长时间的处于外部环境,冷暖交替频繁,热胀冷缩现象严重,极易引起缝隙间的蠕变,而外墙体多使用轻质材料制成,也是造成该蠕变的主要因素。(2)较好的凝合性和兼容性,内外墙板间材料不同,且酸碱性质也不同,若密封胶本身兼容性、粘合性差,极易引起开胶开缝现象,进而恶化拼接处的防水性能。(3)抗外界气候能力强。密封胶应具备防水、防霉、防风化等特点,在恶劣环境下应具备较长的寿命,否则将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4)抗污染能力强。大气中游离的微粒子较多,若密封胶富含活性物质与空气中游离的粉尘粒子或气体发生反应导致自身分解,引起区域性缺陷,也会降低缝隙的防水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反应的粒子粘结在密封胶表层,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建筑的美观性。

3.装配式建筑在工程应用中的技术要点

3.1装配式结构板块预处理

在装配式结构板出厂前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进行表面预处理,对其本身存在的边缘缝隙及板面不平进行修补处理,对板面产生的微裂纹及缝隙在标准允许范围内进行填浆处理,保证其板面的平整、防水性能。为进一步增加其板块表面防水性,应在其表面刮涂防水材料。在平整的板面上确定防水卷材的铺设方向,根据板块大小及性能分析进行网格划分,弹现定位,将加热好的涂层涂料按照相关标准注入网格中,利用工具刮涂均匀。与此同时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为使板材和刮涂层很好的粘合,铺设动作需迅速进行,且不能出现褶皱、气泡等缺陷,在卷材表面施压,尤其注意边缘搭接边的施压,确保卷材与涂层面紧密粘合。

3.21施工技术要点

(1)横纵缝隙处理。现场吊装时,受众多条件影响会在装配模块间形成较大的缝隙,这些缝隙的填补是方式施工的关键,对此,吊装完成后应对边缘粗糙带有毛刺、鼓包等的拼接边进行修整,可利用角磨机等工具将其拼接面打磨光整,有利于后期填隙材料与拼接缝隙的粘合度,同时也增加了美观性。

(2)背衬填塞。相对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应用上欠缺很多,目前,我国将施工及其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而忽视了填缝以及粘合材料的关键性。在装配式建筑填隙方面依旧使用聚乙烯泡沫棒,其具有膨胀性好、质地柔软、封闭等特点,尽管其性能相对优良,但选择性单一,一直得不到突破。

(3)密封胶的填充。缝隙填充完成后需进行底涂,加强缝隙的防水性能,待底涂层彻底干燥后,对施胶部分进行最后清洁,而后施胶,应根据缝隙的深度大小选择一次或者两次施胶的方法,缝隙较小时,可直接将胶嘴对准缝隙底部,往返连续均匀地施胶,知道少量胶体溢出,用刮片压实修齐。若拼缝较大时,需在施胶到一定高度时,将胶体压实到填补周围缝隙,而后继续施加另一半密封胶。

4.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展望

我国应持续加大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研究力度,争取从材料方面找到突破口,展望一:希望加大表面涂层及复合涂层研究力度,使得表面复合涂层具备防水、保温、寿命长等优良特点,直接取代外墙体,使得装配更加便捷、经济、环保。展望二:研究新型纳米型卷材呈纵纹状附于装配式墙体表层,遇水随纵纹流入设计好的集水槽进而起到防水效果。

5.结语

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新型建筑方式必将取代老旧的建筑模式,无论是3D打印还是装配式建筑技术都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新潮流、新方向。在我国,尽管装配式建筑方式尚未普及,但已有实践前例,在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装配式建筑防水材料及填隙材料的研发力度,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新型装配式建筑技术,做好装配式建筑的防水性能,保证建筑质量及用户安全,使装配式建筑早日普及化,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7.

[2]石建光,林树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展望[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4(1):45-48.

[3]车红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0.

[4]凌涛.装配式建筑防水密封技术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16(5):30-33,41.

[5]马跃强,何飞,赵波,等.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研究及工程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16(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