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王虹张英

王虹张英(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吉林长春130021)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072-02

【摘要】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检测32例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治疗结束第3天及第3m、6m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C肽水平,比较治疗前及随访各时段体重指数(BMI)、FPG、HBA1C、FINS及C肽水平变化。结论体重是影响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维持良好控制目标的重要因素。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呈先降后升波动性变化,似为糖毒性消除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一个自然变化过程。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β细胞功能

目前,有学者倡导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应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以期达到使2型糖尿病病情逆转,在一段时间内仅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便可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1]。那么,这些接受强化治疗的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是如何变化的呢?少见相关报道。本文对32例早期应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32例皆为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符合1997年美国ADA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检测糖尿病免疫相关性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皆阴性,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24人,女8人,平均年龄41.26±5.83岁。心、肝、肾功能皆无异常。

1.2方法:分别于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第0m、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结束CSII治疗第3天及第3m、6m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及C肽(CP)水平。每周随访病人饮食、运动及生活调整情况,予以糖尿病专业指导。

统计学方法: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1。

表1治疗前后一般资料比较(x±s)

注:※INS、CP强化治疗结束时与观察前比较P<0.05;△INS、CP观察6m与强化治疗结束时比较显著上升P<0.01。

3讨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血糖控制不容置疑,自1997年,Hasan提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迅速解除初诊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2]以来,部分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得到益处,在短时间内通过CSII治疗血糖迅速得到控制,达良好指标。

本文强化治疗结束时FPG、HBA1C与观察前比较皆显著下降(P<0.01),亦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若具备条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存在较强糖毒性的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体重在生活干预中的作用,生活干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其中在DPP研究中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2型糖尿病预防方式,可使由IGT发展至T2DM减少57%,但坚持长久较难。

本文32例病人在密切随访生活指导下,FPG、HBA1C在观察6个月时仍与强化治疗结束时相仿,保持良好血糖控制状况。同时令人感兴趣的是BMI水平出现显著变化,观察6个月时BMI明显低于强化结束时(P<0.01),而BMI强化结束时与观察前无明显差别(P>0.05)。

由此可见,在胰岛素泵强化结束后,使血糖控制良好的原因与体重的变化密切相关。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得以控制。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本文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浆INS,CP水平并未明显低于正常值水平,可能是高血糖的存在致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的结果。

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即时血浆INS,CP水平较观察前不升反明显下降(P<0.05),分析为葡萄糖毒性解除后胰岛β细胞恢复了原功能状态的结果。而在观察3m,6m后血浆INS,CP水平又呈回升趋势,在6m时INS,CP水平皆较强强化结束时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我们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尚有一定代偿能力的条件下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血糖迅速得到控制,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恢复原本功能状态。在强化治疗后坚持生活干预的条件下,体重得以控制是血糖继续得到良好控制的重要因素。这样,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恢复到真正的基本正常水平,继而又为良好控制血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祝云,纪立农,朴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2003:11(1):5~9.

[2]金世鑫.内分泌代谢诊治精要,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