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煤质检测的质量闫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浅谈如何提高煤质检测的质量闫慧

闫慧

鄂尔多斯市神东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209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煤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各方面水平的提高,煤炭需求量不断上涨,这就对煤炭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煤质检测是对煤炭质量进行检测的基础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误差,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进而影响煤炭的质量检测。文章主要阐述了在煤炭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差,进而分析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提高煤质检测的质量。

关键词:煤质检测;检测质量;误差分析

引言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经过开采及深加工后,分离出来新产品后为人们服务,用在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洗选过程虽然是物理过程,但由于新产品的等级与质量不同,所以应用的范围也不同。煤炭行业通过煤质检测将煤炭按照不同指标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本文从人员、设备、采样、制样、化验、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煤质检测质量的途径,希望有助于煤质检测工作的开展与提高。

1煤炭质量检测简介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我国的工业应用非常普遍,为人民提高能源、动力,但是与此同时煤炭燃烧的排放物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近年来,煤炭储量下降,尽管各种新兴能源不断吸引人眼球,但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有不断上涨的势头。因此对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加工企业有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谨慎选择煤炭,采取有效措施对煤炭质量进行检测评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煤质分析最普遍的就是对煤进行工业分析、全水分、硫和发热量的测定。对煤炭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是工业生产企业进行煤炭采购最关键的一部分。在煤质检测过程中,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好检测数据的精度。煤质检测人员主要进行的工作有:采样、制样和煤质化验。工作人员通过对不同品质的煤炭进行化验分析,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将数据整理归档为以后煤炭选用提供基本数据支持,为不同品质煤炭的质量进行明确的记录,保证了煤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在煤质检测中经常出现的误差分析

2.1在采样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采样是从大量煤中采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的过程,目的是获得一个其组成和特性都能代表被采样批煤的试验煤样,是煤质检测工作流程中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环节出现误差将直接影响对煤质的分析结果,如果误差过大,后续进行的工作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对采样中的误差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采样过程中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采样方案不合理,不能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煤样;没有按照相关规程要求进行采样,布点不规范,没有遵循每部分都有机会被采出的原则;未按照要求采集子样,子样数目、子样质量、总样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等。

2.2煤炭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煤样制备的目的是将大量的大粒度试样无偏倚地制备成较小质量和粒度的分析试验试样。该过程的操作流程主要有四项内容,分别是干燥、混合、破碎、缩分。在该流程中,缩分是影响制备的重要因素。在此阶段,出现的主要误差有以下几方面:破碎粒度过大或者过小、混合过程中混合的效果不够均匀、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缩分后留样量与丢弃量不平衡、制备后用于标识的标签不详或者直接丢失、混号等。

2.3煤质分析化验阶段出现的误差

煤质分析的化验阶段是整个煤质检测工作中最后一项任务。这一过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对煤质的结果评定。煤质分析化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主要原因有:测试方法选择不当,测试方法可以选择国家相关标准中的,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法,而且各种方法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方法选择不当就会引起结果出现误差;检测时计量设备精密度、准确度不够;称量不准确;样品未搅拌均匀;恒温区温度不稳定;设备未按规定标定、未按周期检定/校准;分析化验操作流程没有按照标准执行;操作人员马虎、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等等。

3煤质检测中误差类型与特点分析

3.1系统误差

所谓系统误差是在煤质检测的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这种误差一般是由不可抗拒因素所引起的,而且误差值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波动,与正确数值总会有成比例的误差。这种误差在煤质检测中经常出现,它具备以下特征,有规律性和方向性,一般都是由于测量仪器所产生的,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检测设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这种误差会越来越大,即使通过多次测量也不能够减小系统本身就存在的误差。正因为产生这种误差的因素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找到误差发生的规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校正。当前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很多仪器设备制造厂家生产出来的设备在技术上已经提高了很多,也就是说系统误差可以随着检测技术的日益完善而逐渐减小,进一步提高煤质检测质量。

3.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也称为偶然误差,或是不定误差。是由于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即使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足够高,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量值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仍会有各种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其绝对值和符号均不可预知。虽然单次测量的随机误差没有规律,但多次测量的总体却服从统计规律,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能在理论上估计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随机误差不能用修正或采取某种技术措施的办法来消除。随机误差具有以下规律: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有界性,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近于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某一个界限。抵偿性,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量值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零。

3.3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也可称作疏忽误差。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的主观差错,如操作不当或者是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开展检测工作,或者使用不符合规范的计量器具,由此产生误差。但和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有所区别,过失误差并没有规律性,在具备过失误差的检测结果中,体现的数据时大时小,甚至可能出现偏离到不能接受的结果,因此,过失误差会给煤质检测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在进行煤质检测过程中务必杜绝过失误差的产生,并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同时还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开展检测工作。

4提高煤炭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方法

4.1降低采样误差

所采取总样的代表性是指所采取的总样的煤质特征与被采取的整批煤的平均煤质特征的接近程度,采取煤样时,尽量使两者的差值越小越好。影响煤炭采样、制样、化验总精密度的因素,是煤的变异性、采样单元数、实际进行采样的采样单元数、每个采样单元的子样数和煤样的质量。通常情况下,采样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子样点位置不正确、子样时间(质量)间隔不正确、子样的分界不明确、子样采取的方式不正确、采到的煤样由于保存不当水分损失而失去了原来煤样的代表性。在各类因素都符合的条件下,应该采用机械化的采样工具,同时应定期对精密度进行测定以及偏倚实验。

4.2降低制样误差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过程中,煤炭样品至关重要,是整个检测结果的原始依据,若煤样在采取或是制备过程中出现偏差,对整个检测结果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不仅造成检测工作的反复进行,同时其结果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通常情况下从以下几方面避免制样误差:破碎机在破碎过程中不应受到任何污染(包括研磨机铁粉的污染);干燥煤样要符合温度要求,不能为了缩短干燥时间人为提高干燥温度;在缩分煤样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保留煤样最小质量的要求保留煤样量;缩分前要对煤样进行充分的混合;缩分器在使用前经确认无实质性偏倚;制样要迅速,防止水分损失;二分器格槽的选择与煤样粒度匹配;一般分析试验煤样一定要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4.3避免煤样干燥误差的出现

常用的两种干燥方法是风干干燥和烘干(干燥箱)干燥,在一些干燥过程中会出现人为提高干燥温度以加快操作进度和节约操作时间的做法,这种高温环境往往会使煤样发生氧化变质,改变试样的性质而导致检验结果的较大误差。对于性质不稳定、水分较大的煤样,可以采用自然风干的方法来干燥,然后再进行制样操作。所以对干燥方法的选用也应当根据煤种和煤样的质量、水分大小来决定。

4.4减少分析过程的偏差

检测人员对煤样进行分析时,通常会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检测。需要用到各种分析仪器,化学试剂等。为了降低由于设备本身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偏差,应当在进行检测之前对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核验,确保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检测;如需要对环境温度波动范围进行控制的检测项目,温度控制非常重要,要有环境温度控制设施设备和温度监测记录,确保在规定的温度波动范围内进行检验检测,否则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还要定期检查所用化学试剂、标准物质是否变质、过期,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是否有变化;样品测定次数的判断与结果的取舍、数据修约规则的应用严格按照GB/T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执行,煤样称取时要充分混匀,多点取样称取,以减少分析过程的偏差。

5提高煤质检测质量的措施建议

5.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全面保证实验室所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真实有效,不断满足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精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随着人们对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现阶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整体工作目标是,为社会提供精准无误的检验检测报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除了严格把控检验检测报告的审签及校核工作,还需要通过充分控制一系列影响检验检测报告结果的因素,最大限度优化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不仅如此,运用持续改进方法也能够有效保障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准确性,由此可见,若要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落实好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工作。

5.2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煤质检验数据的准确与否,代表性的强与弱和员工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员工是煤质检验的第一关口。煤质检测人员一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二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三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针对性的抓好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提升工作,另一方面要经常性的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有严格的制度加以考核,优奖劣罚制度落实到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规范进行。

人员是影响检测结果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室应根据检测范围和规模配备足够适宜的人员,以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验检测以及评价结果和签署检验检测报告的人员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对于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对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应对所有从事采样、检测/校准、签发检测报告/校准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应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经验和监督的记录,并包含授权或能力确认的日期。

5.3加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先进的化验仪器设备,确保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同行业中更具说服力。首先要从硬件上保证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的正常进行,在保证设备配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所有设备要实行统一管理,责任到人。从设备的选型、购置、验收、检定、使用、维护、维修、保管及报废等方面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有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表和检定/校准周期表,并按照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严格执行设备检定/校准,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对仪器设备要进行期间核查。设备上要有明显的绿、黄、红三色标志,三牌齐全(铭牌、完好牌、责任牌)。对仪器设备说明书妥善保存,设备使用、维护、维修、检定/校准等记录齐全,做到一台设备一个档案。

5.4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监控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统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观测数据得出。有了控制方法,平时还应对观测数据进行监控,以发现其趋势变化,看其能否发现检测系统的渐变或突变。对这些监控方法有计划的进行并加以评审。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和外部质量控制活动。

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包括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定期组织实施内部审核;质量监督员进行日常质量监督;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测;对留存样品进行再检验检测;由两个以上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比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比对;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标准物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消耗材料的控制;以及日常采取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等。

5.5原始记录信息完整、记录准确

检测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检测记录应包括必要的信息:记录编号、检测所引用/参考的标准、样品编号、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名称、检测环境、检测使用的设备、标准/参考物质、检测人员姓名及检测时间、包括抽样、样品准备人员的标识、审批人员姓名和日期。原始记录如实记录,不得失真,严禁虚假伪造;记录完整准确,不得遗漏,文字表达准确简明,记录时字迹清晰,并有唯一性标识。

结语

在社会对煤炭市场高度重视的环境下,煤质化验室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成为当前煤炭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煤质化验室来说,这就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紧抓这个机遇,完成自身的蜕变,就要从仪器设备、检测程序、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努力提高自身的权威性,为广大煤炭用户提供准确的煤炭检测数据,保障煤炭市场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煤质化验室如何提高检测质量,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煤质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也.提高煤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的几点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1(1).

[2]邱美瑜.加强煤质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6,(21):46~47.

[3]姚晓兰,王栋.浅谈高山矿煤质化验室的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J].山东煤炭科技,2015,(1):191~192.

[4]杨昌华.浅谈煤质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3(12)

[5]汪卉.煤质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