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护理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妊娠高血压的护理及体会

王莹

王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47-02

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即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

妊娠妇女仅有高血压,伴或不伴有水肿,不伴有蛋白尿,称妊娠高血压。妊娠20周后,孕妇发生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及水肿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高血压:血压升高达≥140/90mmHg,或血压较孕前或孕早期血压升高≥25/15mmHg,至少2次,间隔6小时。

妊娠高血压:仅有高血压,伴或不伴有水肿,不伴有蛋白尿。

先兆子痫:是多系统受累的情况,主要的是母体异常发生于肾、肝、脑及凝血系统,由于胎盘血流减少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或胎死宫内。

轻度先兆子痫:有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的存在。

重度先兆子痫: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3g/24h;伴有头痛,视物不清,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眼底不仅有痉挛还有渗出,或出血;肝、肾功能异常,或有凝血机制的异常;伴有心衰或/及肺水肿的存在。

1一般护理

(1)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情况,每日4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次数)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监测胎心;督促病人自测胎动,按时完成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胎儿发育情况等。

(2)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可使右旋子宫向左方移位,并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有利于改善肾和胎盘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促进排尿具有良好的作用。

(3)饮食护理:孕期应维持高蛋白、适量钠的饮食,可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减少水肿及血管内缺血的危险。指导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硫酸镁的用药护理

(1)用药方法:可采用肌内注射和静脉给药两种途径。

(2)毒性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硫酸镁过量会抑制呼吸和心肌收缩,常危及生命。硫酸镁的血中治疗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极接近,故易导致中毒。中毒表现为:膝反射消失,随着镁浓度增加接着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和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骤停。所以护理人员在使用硫酸镁前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16次/分,尿量≥250ml/h。治疗过程中应备有钙剂用于解毒。

3降压、利尿、扩容的护理

(1)降压药适用于舒张压≥110mmHg或者平均脉压≥140mmHg。护理人员应熟悉肼屈嗪、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常用药物的常见副反应,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并且舒张压以控制在90-100mmHg为宜。

(2)扩容的护理。扩容的指征是血液浓缩,禁忌症为心血管负担过重,肺水肿,全身性水肿,肾功能不全。扩容时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以便及早发现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3)利尿的护理。利尿剂主要用于全身性水肿、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者,常用药物为呋塞米、甘露醇。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电解质、酸碱度。应用渗透性利尿者,应监护心脏功能,有心衰及肺水肿者禁止使用。

4产时护理

(1)第一产程须密切注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自觉症状及胎心、宫缩情况,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和氧气吸入。临产后应做好抢救婴儿的一切准备。

(2)第二产程应避免产妇向下屏气用力,根据具体情况尽早会阴侧切,胎吸或者产钳助娩结束分娩,以缩短第二产程。

(3)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宫缩素,及时娩出胎盘,按摩子宫,防止产后出血。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继续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监测血压变化,平稳后2小时送回病房。

5产后护理

产后24小时至5日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危险,故不可放松警惕,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仍应定期监测。注意观察病人子宫复旧及恶露的性质、数量及体温,防止产后出血。

6护理体会

护理人员在妊娠期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病情发生细微变化的第一发现人,尤其是对血压处于临界值的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更为重要。所以,妊娠期高血压病合理的治疗是抢救生命的关键,具有良好责任心的、高质量的护理是达到治疗目标的重要途径。妊高征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孕妇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不及时就诊,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以至于病情恶化,如妊娠者加强孕期保健,及时就诊,可明显降低其发病率。应大力宣传妊娠保健意识、分娩的相关知识,如妊娠中期开始补钙,可预防妊高征的发生,把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到社会的每一角落,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平安,让全社会的孕妇能平安顺利度过围生期。该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科学的护理,如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期间的护理以及良好的环境和适时的科学健康教育,才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早日康复,同时对减少围生期孕产妇死亡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

[2]杨延忠主编.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