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试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杜国亮

杜国亮(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61300)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6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外固定支架法对其加以治疗,附加常规植骨术。结果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治愈,且并未发生深部感染、关节功能不佳、针松动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将外固定支架法运用于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过程之中,其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总有效率

一般而言,骨折多为粉碎性,由于胫前软组织少,易发生骨外露,治疗较为困难。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其创伤性也越来越小[1]。目前,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外固定支架法,其临床疗效较好,且创伤性较小,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被广大医院及医学工作者普遍认可及推荐。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6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该方法用于其治疗过程之中,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26例;年龄16~71岁,平均(56.2±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0.5~16h,平均(3.2±0.3)h。具体的致病原因:交通事故21例,高处坠落致伤18例,建筑致伤10例,其他原因致伤的为11例。本组患者均为开放型粉碎性骨折,按照骨折的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即Gustilo分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2]:即Ⅰ型为12例,Ⅱ型损伤程度为28例,Ⅲ型损伤程度患者数为20例。除此之外,还有合并伤,主要包括三类:胸腹部外伤2例,休克4例以及颅脑外伤2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主要使用外固定支架法。

1.2.1术前准备

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之前,首先应对其进行各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查与分析。本组患者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之后,往往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休克等方面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又会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应该将其进行科学化的处理。等休克等症状处理完毕之后,才可以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处理。在进行手术之前,还应该注意常规使用维生素,对患者骨折处的X线片进行细致地阅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选取合适的外固定器。

1.2.2手术方法

本组60例开放型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是连续性硬膜外加以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在其患肢部上段使用气压止血带。首先,应该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彻底性地清创处理,在实际的清创过程之中,应该注意保护碎骨块以及将创伤处四周的软组织血液运输加以保护,尽可能少的将骨膜剥离出来,首先应该将较大的骨折片复位,然后将这些复位的地方用螺钉加以固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让复杂的骨折变成简单的骨折,将骨支架简历好之后,再在骨折的地方将少许的皮肤切开,将钻孔拧进一定数量的固定钉,将肢体力线加以调节,促使骨折端对合良好。在手术过程中,也有部分患者有骨外露而又缺乏健康软组织覆盖的情况,对此最佳方法就是借助邻近的肌筋膜及肌肉覆盖,闭合创口,保护骨骼。当小的骨折片发生复位之后,如果还不能用螺钉进行固定,则可以等外固定架上好后给予复位,然后行外固定架轴向骨折端加压或者维持对位固定。

1.2.3术后处理[3]

对骨折而言,术后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感染,这就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需要注意在术后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足够量的抗生素,这是因为使用抗生素可以将患者骨折处可能会产生的感染控制到最佳状态,并将其降低至最低程度。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应该将患者的肢体尽量抬高以及注重加强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并对患肢处的血液运输情况进行仔细地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软件以及SPSS17.0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以及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本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治愈,且并未发生深部感染、关节功能不佳、针松动及其他并发症。本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

3讨论

系统、彻底地清除全部异物和失活的骨组织及软组织是成功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关键。而防止感染、复位与固定则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原则。骨折及感染的类型与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对于损伤、污染较轻的Ⅰ、Ⅱ型损伤,应彻底清创、早期关闭伤口,损伤、污染严重的Ⅲ型则应反复清创,延期缝合。应根据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部位及类型和患者身体条件选择相应的方式。对于稳定性的低能型胫骨骨折较多采用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固定,而对斜形或螺旋型骨折则多行拉力螺丝钉或钢丝内固定,再加用石膏夹板行外固定。对于Ⅰ、Ⅱ型胫骨中下1/3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对于Ⅱ、Ⅲ型开放性骨折,首选外固定支架,对合并有移位的膝、踝关节内骨折的胫骨干骨折应用钢板固定。彻底清创和反复冲洗是初期治疗开放性骨折的重点,只要创口感染的发生概率较小,就应尽量施行一期内固定术。骨折手术结束后应放置冲洗负压引流管,特别是金属和骨质应优先用软组织覆盖,必要时可用减张切开或转移皮瓣、植皮等方法。按照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的观点,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长斜骨折或短斜骨折可用螺丝钉内固定,也可用局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对损伤较严重者,可用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针固定,而多段骨折时宜用髓内针固定,粉碎性骨折不能行内固定时可行跟骨牵引或多功能多固定架等治疗,对于已有严重感染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多固定支架使伤口处理方便,感染能及时得到控制。采用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具有以下优点:①外固定器有加压作用,可增加骨折端压应力,促进骨痂生长;②固定钉远离伤口、不加重软组织创伤;③具有使骨折复位、固定的双重功能,并可根据治疗要求而随时调控;④早期下地活动,利于改善肢体血运、消肿止痛和骨折愈合;⑤随时观察了解伤口、转移皮瓣和整个伤肢的情况,根据治疗需要及时进行换药或进行其他处置。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原则是在严格清创基础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近几年随着带锁髓内针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愈合快、固定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较钢板内固定更常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同时,由于胫骨表面软组织覆盖少,血液供应相对较差,行钢板固定易导致钢板外露而致术后易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感染等并发症,而应用髓内钉技术则可以克服这些不足。另一方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无需使用石膏外固定,膝、踝关节可以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时间更短。闭合复位穿钉技术由于其闭合置入髓内钉对软组织损伤小,骨膜破坏小,对长骨外周血运损伤小,骨折断端血肿中成骨因子无损失,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因此而广泛应用于闭合性骨折,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总之,内固定及骨外固定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较多用、较好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骨折在功能活动中愈合,而功能在骨折愈合前或愈合后中恢复,从此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及要求。

参考文献

[1]瞿玉兴,王能,项炜,等.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6例[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5):588.

[2]周炳荣,张杰,陈胜,等.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J].中外医疗,2008,28(1):26.

[3]齐春贵,郭岩风,吴瑞森.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背景医学,1999,21(2):1.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