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生习惯、品质不良对物理学习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探究学生习惯、品质不良对物理学习效果的影响

苗承秀

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苗承秀712000

摘要:学习高中物理时大多数学生感觉困难,感觉学而无功。面对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实践中发现使学生学习物理困难、低效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习惯与品质。本文试图基于实践,总结成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考方向。

关键词:物理思维能力、积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自制力

一、一年备考到十八年备考的观念转变(习惯、品质比思维能力更能影响学业成绩)

很长一段时间,关于高考备考,一直停留在只需高中努力,就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回报的思想层面。甚至基于物理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一度觉得即使高一高二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发展除应试技能以外的其它综合能力的实践与提高上,只要高三一年静心复习,也会通过努力得到与思维能力匹配的成绩回报。

但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慢慢地发现,即使思维灵活,考试中会做丢分的现象之普通、之无法杜绝是那样的让师生共同扼腕却又好像无可奈何。

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开始更客观地观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习惯、行为表现。慢慢地意识到:思维能力不代表做题能力。思维能力意味着能发现已知和未知间联系,但从已知正确地推出未知,除了思维能力外,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具有客观处理问题的冷静能力;具有遇见困难不慌不乱的心态与攻坚啃硬的品质;具有在一处摔倒后深刻反思,为下次不在同一情境甚至同一类情境再摔倒积累经验……而这些能力,不是只靠思维就能获得的。它们更多是一个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做事态度与习惯形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内心开始敬畏高考,敬与畏都源于它对学生考查的全面性与积累性。也因此,在教学上,开始从入校起关注学生的积累、想办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积累。

后来在一次报告中听到“高考考查学生十五年、甚至十八年积累”的说法时,震撼于这总结的精辟。也因此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当成与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思路与行为。

二、重点班与普通班孩子差异在哪里(学生学业成绩差异主要在于习惯与品质)

无独有偶,因为各种原因,所教的班级会有差异,虽然称呼各不相同,但分班方式都是按成绩而形成的重点与普通班。刚开始接手重点班时,主观上认为重点班的孩子思维能力好,又灵性,所以学习成绩好。但接触久了、观察深入了,就发现,重点班里有一大部分孩子物理思维能力甚至不及普通班的一些孩子。有些问题,他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来消化吸收。

但为什么那些思维能力不错的孩子没能进重点班甚至他们的学业成绩靠后呢?慢慢地,发现拉开这两类孩子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思维能力。那些在重点班思维能力并不很好的孩子,他们肯专注地解决个人思维中的障碍、他们肯花功夫让自己从中获得经验,以促使个人在以后面对相同问题时,不再变成障碍。

而普通班思维能力好的孩子,往往表现在接收新东西快,但对学习到的内容,缺乏深耕细作的态度与习惯。导致做题时总有大量会而失分的情况、由于对理论未通过适当有效练习导致理解不深刻而在应用方面的片面与偏差。

三、学业成绩中下学生的问题与困惑(习惯与品质不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

长期以来,存在一类学生,自己因面对对他们的困境无所作为或甚少作为而内心不安。他们上课听课是最认真的;他们对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他们的笔记、作业最整齐、美观、详实;可他们的成绩总是与这些行为不匹配,甚至对他们来讲无法接受。他们被付出与收获间这样的差距折磨,从中体会无能为力的挫败感,渐渐地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一些孩子对物理产生了恐惧、一些孩子干脆放弃物理。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长辈,希望他们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希望他们能直面挫折,最终看见彩虹。作为老师,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冲出困境。可是当一起分析时,发现听课、作业这些环节他们做的几无挑剔,那么他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他们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长?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孩子会说“老师,可能我的学习方法不对”,自己却在自问“什么是学习方法?对于不同的孩子,学习方法中是共性还是差异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大?”。而且在深入了解后,发现造成孩子们困境是不是方法,更多是孩子们的习惯与品质。

当然了,除去这类学生,还有一类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良完全是由个人缺乏学习行为造成的。而这一原因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现有的品质与习惯。

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的反思与感悟

1.教师学生观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能力虽然需要方法,需要实践,但如果教师个人思想境界没有达到这种意识,教师的行为中就带了许多由于各种原因的被动感与妥协感。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虽然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但教师对学生影响却是在日常的接触中学生对老师形成的情感而慢慢产生的。所以教师只有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成长的关切,教师所认为的行为习惯、品质才能被学生接收、认同、趋同,甚至被学生发扬光大。

2.教师学习力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

教师的学生观除了教师个人性格与追求外,从能带给学生长期有效发展的角度来讲,也需要教师通过学习不断地认识自我,促进个人成长。教师只有具有长期、稳定的学习能力,才能慢慢地具备反思的意识与深刻反思的能力。教师的这种能力,表面上看是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但教师个人成长带来的思想提升也一定能通过教学惠及学生。所以做一名有学习力的老师,不应该是一种口号、一种要求,更应该是教师内趋力作用下个人需求。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技巧分析[J].陈聪凯.课程教育研究.2017(41)

[2]浅谈如何学习高中物理[J].王泽贤.科技风.2017(03)

[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冯占民.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