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孙少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孙少娜

孙少娜

孙少娜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罗峰学校265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学生的德育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不断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96-01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将影响到今后几代人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育人这个任务。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文质兼美、文道结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责无旁贷地渗透德育。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春风化雨般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教材内容,锁定德育目标

制定清晰明确的德育目标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制定了清晰明确的德育目标,教师才能够方向明确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细心制定一目了然的德育目标,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指出明确的方向。《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藤野先生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鲜明的人物特征。我结合课文内容制定了本课的德育目标,即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格,以及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二、围绕德育目标,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设计一些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铺就道路。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主题都是“长征”,然而,长征距离现代学生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单纯依靠教材文本和我们口头语言的讲述,无法让学生对长征当时的境况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于是,我就给学生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片段和大型纪录片的录像,这样,长征途中一些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便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面对眼前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场面,学生都为之震撼,因此更加深刻理解了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同时,学生也因此受到了德育教育,如懂得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学习红军顽强拼搏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会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

三、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品味,使学生体悟作者情感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抒发思想情感的载体。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有着重点字词语句,这些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展现载体。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细阅读和品味,使学生仔细、深入对其中的思想感情进行揣摩,对作者的情感进行认真体会和感悟,从而在字里行间受到德育的感染和教化。例如,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课文为例,文中有一段描写父亲艰难穿过铁道,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们就可要求学生对这段文字进行细细品读,找出其中重点字词,如“攀”“缩”“倾”,让学生随着三个字进行细细品味,联想作者父亲爬月台的全过程。之后,想象自己越过障碍物时的轻松,进而再次深入感受作者父亲因为年老体衰而在爬月台时的异常艰难。如此,学生便能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进而联想到自己父亲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理解父亲的艰难和不易,从而树立报答父母、感恩父母的决心。

四、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渗透

众所周知,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部分文章都是赞扬参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辈的高尚品德的,对于这些文章,老师在给学生解释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告诉同学们文章中故事的发生时期和写作背景,同时还要结合先辈们的高尚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积极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各类事件等。例如,我在讲解杜甫的著名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要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讲述故事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用心感受杜甫的宽广胸襟,即在自己都无处为家的落魄情境下还能心系广大贫苦百姓的高尚情怀。然后教会学生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能够增加学生的感触,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向先人学习,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课本知识。

五、在教学中,把言行和身教结合起来进行德育

加里宁是一位生活在前苏联时期的著名教育学家,当时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模仿老师的待人方式或者是处理事情的方式……”,所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自己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信服,才会认真执行教师要求做的事情,同时教师自身做不到的也不能强制学生做到,人与人之间是相同的,只有一起努力,才能共同进步。所以说,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进行言传身教才是如今应当追求的教学趋势。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透彻地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细心制定清晰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指明方向;教师要在不偏不倚地围绕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精心设计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德育目标的顺利实施搭建平台。总而言之,教师要本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尽一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唐磊.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祖国(教育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