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

俞有良王浩平

俞有良王浩平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云南曲靖654200)

【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治疗8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40例。其中,甲组患者采取加压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甲组治疗有效率的80.00%;乙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甲组长,但是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甲组短,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疗效

四肢创伤骨折作为骨科中较为常见一种骨折类型,通常采取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常规治疗方式便能去到很好的效果,但就部分出现严重骨不连或存在严重内固定断裂情况的患者而言,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这就需要实施二次内固定植入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还会使患者身心痛苦增加。因此,对植入物内固定方式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1]。本次主要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取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抽取2010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治疗的80例对象并实施详细分组研究,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对象均匀选自我院2010年12月-2018年12月组40例。甲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处在31岁-79岁之间,年龄平均在(57.49±2.85)岁;乙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处在30岁-78岁之间,年龄平均在(57.65±2.98)岁。两组患者均属于因摔伤、车祸以及坠落等导致的上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性别、年龄)没有显著的差接收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异,可以实施进一步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术前均实施创口处理、感染预防以及营养补充等对症治疗[2]。

乙组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法加以治疗: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后,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依据患者骨折部位来选择合适的切口,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切开,稍做剥离,保护好骨膜,暴露骨折端,利用骨刀将硬化骨质凿除,使骨断端新鲜化,尽量解剖复位后维持好复位,给予扩髓,插入髓内钉,进行髓内钉固定处理,于骨断端处植入充分髂骨块,最后将切口逐层关闭。甲组患者采取加压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内固定之前的操作方法同上,再植骨完成之后就可以置入钢板,并按照创口具体情况来实施加压操作,对于钢板的固定,需使用皮质骨螺钉进行[3-4]。

1.3指标观察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若患者骨折端存在压痛感,且叩击时剧烈疼痛,采用X线检查未发现骨痂,则为差;骨折端存在压痛感,但叩击疼痛感不明显,X线检查发现骨痂形成,则为良;骨折端无压痛感、无叩击痛,X线检查发现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则为优。(2)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长、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

1.4数据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甲组治疗有效率的80.0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为骨不连,具有复杂的诱发因素,如不当的手术操作、血运情况不佳、术后感染以及骨折缺损等都会引起这类病症,该病症会对患者骨折愈合造成严重影响,进而给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带来影响。所以,内固定方式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甲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甲组患者采用的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所需工具较少,操作步骤较为简单,快捷方面,还能够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操作,但该方法的创伤性比较大,会对患者骨折血运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乙组患者采取的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首先,带锁髓内钉不仅弹性固定良好,且生理适应力较好;其次,手术切口较小,相应的创伤性就越小,愈合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几率低;第三,在应力刺激与生物应力的协同作用下,能够促进骨痂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修复骨不连的效果,还能有效缩减患者康复时长,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好。该方法较甲组使用的治疗方法更具牢固性和安全性[6]。

综上所述,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加以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文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案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83-84.

[2]黄东博.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9):146-148.

[3]张洪杰.不同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7):61-62.

[4]姜学军,苏丽华.研究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应用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8(16):94.

[5]张有文.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智慧健康,2018,4(30):141-142.

[6]陈以圣.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