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效果分析

贾茉莉周军

(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卫生院黑龙江尚志150600)

摘要: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接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患者反酸、嗳气、纳呆、胃脘痞满以及嘈杂等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西药的使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近几年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和饮食不规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越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嗳气、胃痛、吞酸、痞满等,尽管用药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但容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早有记载,并将其归纳进“胃痞、胃脘痛”的范畴。我院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接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治疗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5.4±3.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5±1.1)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6.3±3.6)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7±1.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16例患者均进行西医治疗,于早餐、晚饭前半小时口服枸缘酸铋钾片600mg/次+20mg西咪替丁/次,腹胀患者可额外服用10mg吗丁啉,3次/d,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给予0.5g/次阿莫西林+0.5g/次克拉霉素,2次/d。

治疗组:16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主药方:法半夏、党参、黄岑各10g,干姜8g、炙甘草、黄连各6g,大枣4枚。烧心患者可增加连翘、乌贼骨各12g,煅瓦楞15g,白芨10g;嗳气患者可增加代赭石20g、旋覆花8g;嘈杂患者增加香附10g;口苦患者增加龙胆草6g、吴茱萸5g;口干患者增加天花粉10g;腹胀患者增加厚朴10g;食欲不振患者增加菜菔子10g;脾虚患者增加山药15g、白扁豆12g。上述药物煎水服用。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使用中医症状评分,主症:胃脘痞满、反酸、嘈杂;次症:嗳气、纳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记3分,症状经常出现需用药缓解记2分,症状偶尔发生记1分,无症状记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的形式展现,使用t检验,若计算结果为P<0.05,提示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胃脘痞满(3.52±0.58)分、嘈杂(2.95±0.45)分、反酸(3.45±0.35)分、纳呆(4.03±0.75)分、嗳气(3.42±0.36)分。对照组胃脘痞满(3.51±0.55)分、嘈杂(2.91±0.50)分、反酸(3.44±0.40)分、纳呆(4.13±0.65)分、嗳气(3.45±0.35)分,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胃脘痞满(0.91±0.12)分、嘈杂(0.21±0.15)分、反酸(0.64±±0.27)分、纳呆(0.75±0.21)分、嗳气(0.36±0.15)分。对照组胃脘痞满(2.38±0.50)分、嘈杂(1.63±0.53)分、反酸(2.62±0.35)分、纳呆(2.14±0.35)分、嗳气(2.00±0.1)分,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西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为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及促进胃肠动力,可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但复发率非常高,远期效果不理想,长期使用西药会产生不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1]。

我国中医学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归为“胃脘痛、痞满”的范畴中。胃与脾同居中焦,胃主受钠腐熟,脾主运化水湿,胃气下行,脾气上行,两者共同维持水谷精微吸收运化。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多为脏腑阴阳失衡、内伤七情、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脾胃虚弱、外邪趁虚而入,引发寒热交错、升降失常、清浊混淆,患者会出现胃肠不和、脘腹胀痛等,因此治疗时应以驱寒除热、补其脾胃为原则[2]。半夏泻心汤具有辛开苦降、消痞和胃的作用,其中半夏为君药,能够和胃降逆,配以干姜,可温散脾寒,黄芩、黄连可降泄除热,符合治疗原则,效果明确[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患者反酸、嗳气、纳呆、胃脘痞满以及嘈杂等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半夏泻心汤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作用。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西药的使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辉,黄慧芝,葛来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1):1103-1104.

[2]区志军.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5):823-824,825.

[3]桑凤梅,张士金,赵方方等.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7):252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