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研究

曾辉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均采血检测HP,腹型HSP患儿同时做胃镜取活检组织检测HP。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加抗HP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常规组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24例;60例HSP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有41例,42例腹型HSP患儿阳性者有3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儿童HSP发病和HP感染有着直接的关系,使用抗HP治疗药物,改善预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HSP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幽门螺杆菌

目前,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明确。按照有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初步知道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很大可能与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出现的免疫反应以及炎性反应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细胞毒性高的幽门螺杆菌可以促进动脉管壁形成相应的急性炎性反应物。与此同时,正常的血管抗原会与抗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出现一定的交叉反应,造成血管炎的出现[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至14岁,平均年龄(8.7±1.1)岁,病程3~28d;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至15岁,平均年龄(8.4±1.3)岁,病程3~27d。其中单纯皮肤型、伴关节症状或肾脏损害者共18例,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42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选取60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作为常规组。

1.213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

患者28d内禁止使用抗生素,需要保持空腹。第一步:在玻璃管中保存呼的第一次气体样本,并且进行注明标记,旋紧;第二步:让患者现服下液体13C尿素呼气试剂,安排患者静坐30min,以便充分保证胃部与13C尿素药剂充分的接触;第三步:在玻璃管中保存好呼的第二次气体样本,同时进行标记,同时旋紧;第四步:送检测。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组仅提供常规治疗;诊断为HP感染的实验组提供HSP常规方案治疗,包括了激素、抗过敏治疗,都提供抗HP三联疗法,其中阿莫西林50mg/(kg?d),3次/d,奥美拉唑0.8mg/(kg?d),2次/d,克拉霉素15mg/(kg?d),2次/d,疗程持续14d。

1.4疗效判断及随访

疗效判断标准:无效:14d内皮疹消退小于50%,并且出现新发皮疹;有效:14d内皮疹消退超过50%,同时有少量新发皮疹,临床症状大多数消失,14d后测HP转阴;治愈:14d内皮疹消退,没有出现新的皮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4d后测HP转阴。总有效等于治愈率和有效率之。进行随访,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情况,复发以便包括了发生皮疹、关节、消化道等症状。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及t检验。

2结果

2.1血HP检测结果

60例常规组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24例;60例HSP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有41例,42例腹型HSP患儿阳性者有3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在儿童成长阶段中HSP被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炎,HSP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肾脏改变、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以及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皮肤以及脏器的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造成一定的影响[3]。目前,HSP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前多数的研究通常认为是与感染有相关的关系,病原体一般涉及了多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4]。致敏因素一般涉及了药物、食物、虫咬等。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了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消化性溃疡等疾病[5]。一般情况下,HSP患儿胃镜下黏膜改变会呈现不同程度的黏膜下出血以及水肿,形状不规则,部分呈现黏膜溃疡、糜烂、出血等[6]。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HSP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37例(61.7%),其中60例常规组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24例;60例HSP患儿血抗HP-IgG阳性者有41例,42例腹型HSP患儿阳性者有3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HP感染和儿童HSP发病息息相关,特别是对腹型HSP阳性率来说,将抗HP治疗药物有效的应用于常规HSP治疗中,可以大大的强化HSP疗效,减少复发的发生率,优化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艳,娄俊丽,刘华,等.过敏性紫癜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4,27(10):942-945.

[2]秦涛,陈辉军,王玲,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2):165-166.

[3]贾秀红,邢海燕,王建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性的Meta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3):161-164.

[4]林世光,曾晓明,吴雪梅,等.小儿过敏性紫癜与肺炎支原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5-27.

[5]梁丽俊,张兰,白华,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11):1044-1045.

[6]朱晓琴,王萍.西宁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4,38(13):2484-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