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社保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供电企业社保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高洁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山东菏泽271400)

摘要:社会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帮助劳动者分担和降低风险,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职工的自身利益,因此说做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当今电网高速发展及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社保标准化建设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数据可靠性,还能够保障公司综合服务功能的稳定运行。本文就社保标准化建设对于供电企业的重要性做出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供电企业社保实施标准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标准化;供电企业;社保;管理;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供电企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社保的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必须做出转变,才能适应当今公司发展的需求。标准化建设的推广为供电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社保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有效落地,成为了社保部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社保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中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重复性”是指同一事物反复出现,被多次重复运用的性质。社会保险业务标准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标准;二是技术标准;三是管理标准;四是工作标准。

社保业务管理标准是社保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即为实现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整个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各项社保业务的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工作职责和权限,本部门、岗位与组织内部其他部门、岗位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等内容制定标准。社保业务管理标准的制定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实现经办业务流程的规范、统一。主要涉及业务名称的统一、提交相关资料的统一、各种表单形式和填写的规范和统一。

(2)实现经办业务相互制约和监督。社保经办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与钱和数字相关,所以社保业务经办过程中要以“零差错”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服务工作,又要以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为目的,加强内部各业务的相互制约和监督。这就需要各个业务流程之间在关键数据上的相互监督和稽核,比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的稽核、保险待遇支付手续的复核等。

(3)实现经办业务高效和便利。高效有利于节约社保中心的业务开支,高效也是方便各参保单位的重要手段。不要人为的设置过多的程序,只要不影响监督、制约的环节能减少的就减少。不要人为的要求参保人员提供过多的申报资料,在一定的风险控制范围内尽量的减少相应的业务环节和需要提交的申报资料,从而提高业务效率。

2电力社保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操作

按照“管理有标准、岗位有职责、操作有制度、过程有监督、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基本思路,使各项社保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具体操作方法是:以社保管理和服务为主线,首先梳理出保险业务主流程和相应的子流程,然后按照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的要求进行映射,补充、完善相关辅助流程,并编制相关管理标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1)一事一标准,避免多个标准重复管理。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建设为契机,结合“五位一体”流程建设有利平台,开创全新管理办法,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针对“五大”后的新局面,制定了9个相关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6个管理标准;并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以“转变观念,规范管理”为指导思想,不断夯实基础工作,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努力寻求管理创新,精心打造特色品牌。为了更好地为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服务,采取“集中管理,统一服务”的管理方式,建立了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一体化服务大厅,扎实开展公司社保文明服务窗口建设活动。通过努力,公司文明服务窗口建设初见成效,服务环境大为改善,办理流程更加规范,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职工保障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对于业务本身已规范,结合公司“五位一体”管理要求,补充、完善内容,并重新绘制流程图。如社保中心制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管理流程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流程图”、“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流程图”、“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流程图”、“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流程图”等18个流程图,并编制了含组织机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等五部分内容的制度汇编。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细化了工作职责,梳理了工作流程,构建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使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了管理服务双重职能的和谐统一,推进了文明服务建设的深入开展。

3社保标准化体系建成后的支撑措施

为确社保业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有效“落地”,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社保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保规章制度,实现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社保理念。认真学习和讨论开展标准化建设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及方法步骤,使公司领导和职工对职工保障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认知,促使公司领导更加关心职工保障,职工更加关注职工保障,提升了社保在企业中的地位和管理水平,发挥职工保障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2)加强宣贯力度。加强社保政策知识宣讲力度,为公司员工做实社会保险各险种账户,并做好社保相关政策的宣传讲解工作,编制印发了《供电公司社会保险实用手册》、《供电公司职工就医问答》、《社保知识问答》等宣传材料,使职工更好的了解、掌握社会保险方面的知识,扩大为职工服务的范围,寻找出更多为职工服务的途径与方法。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广泛听取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批评和建议,召开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社保服务工作开展评议。健全和完善投诉举报等群众监督制度和工作考评、自查整改、责任追究内部监督机制,确保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把社保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实施过程的监控管理。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标准体系推广实施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做到计划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目标到位,确保社会保险标准体系切实有效实施,并按照指标管理的要求,搞好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加强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是社会保险标准体系全面、正确、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培训工作的重点:一是意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自身工作相关性的认识,为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二是知识培训。包括标准化基本知识和标准化体系文件的培训,其中标准化体系文件培训是培训的重中之重,应切实落实到社会保险的相关岗位。培训后,组织相关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与工作奖惩挂钩,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5)注重持续改进。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标准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改进与外部监督、评价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今后,结合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好的做法,以进一步提升标准化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4结束语

供电企业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人们对于供电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更加重视,所以说加强社保管理标准化作十分必要。本文从社保管理标准化建立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标准化的做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供电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起到帮助作用,促进管理工作的运行,更好的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实现电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荣.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保工作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第12期.

[2]郑世芬.浅究电力企业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管理观察,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