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致心电图异常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抗抑郁药物致心电图异常临床观察

梁春生

梁春生(河南省南阳市精神病医院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536例精神障碍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4周后两组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7%(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可导致心电图异常。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心电图异常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80-02

精神疾病的治疗常使用抗抑郁药物,可导致患者心电图(ECG)出现异常。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对抗抑郁药服用患者进行ECG观察,以进一步探讨抗抑郁药物对ECG的影响,旨在提高抗抑郁药物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36例精神障碍患者平分为两组。观察组268例,男126例,女142例;年龄18-78岁,平均(40.5±11.3)岁;平均住院次数(3.1±1.8)次;平均住院时间(45.1±13.7)d。对照组268例,男125例,女143例;年龄16-79岁,平均(38.1±10.9)岁;平均住院次数(3.6±1.3)次;平均住院时间(48.2±11.8)d。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两组在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4周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测与评估。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2.5软件包分析相关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ECG异常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1例(52.6%)出现ECG异常,对照组26例(9.7%)出现ECG异常。两组ECG异常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

2.2ECG异常与性别的关系:观察组126例男性中ECG异常64例(50.8%),142例女性中异常77例(54.2%);对照组125例男性中ECG异常12例(9.6%),143例女性中异常14例(9.8%)。两组内男女患者ECG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ECG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两组年龄在20岁以下者ECG异常率为40.1%,20-40岁为41.4%,40-60岁为42.7%,60岁以上为45.3%。各年龄段间EC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抗抑郁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有抗胆碱反应,服药者会有口干、便秘、心动过速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反应,这些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用药初期副反应比较明显,在治疗过程中会逐渐适应,但过量使用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引起死亡。老年病人在应用精神药物过程中易引起ECG异常。抗抑郁药物引起ECG异常的发生率各学者报道不一,高之旭等[2]报道为80%,端义扬等[3]报道为61.9%。本组数据显示观察组ECG异常发生率为52.6%,对照组ECG异常发生率为9.7%。两组ECG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抗抑郁药物可明显影响患者心电图。

心电图是心脏所有细胞生物电活动在体表的综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的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过程中发现,阿米替林所致异常率为42%左右,是常见的引起ECG异常的抗抑郁药物,其次为多虑平(39.2%),舒必利(27%)。但用一种药物,对ECG的影响有限。如果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则对ECG的影响明显增强,ECG的异常率会显著升高。对难治性抑郁症,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锂盐治疗,疗效显著;对于妄想性抑郁症,一般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抗精神药物治疗。都导致患者ECG的异常率显著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研究发现ECG异常类型以心律失常占首位,常见表现是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居第二,常见表现是T波改变,偶见心电轴偏移,传导阻滞及QRS低电压等。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提高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血液浓度,锂可引起ECG非特异性复极化改变,从而加重对心脏的损害。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相比,SSRIs的临床的临床应用可引起5一羟色胺综合症、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反应[4]。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在药物选择与使用上应遵循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传统标准,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合理配伍,科学用药,定期监测ECG,降低用药对ECG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7-449

[2]高之旭,徐有贤,王祖承,等.精神药物所致心电图异常[J].新药与临床,1985,4:336.

[3]端义扬,刘继莉.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J].新药与临床,1988,7:36.

[4]刘政疆,陈仁花.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37(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