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优化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分析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优化方案

唐晓艳

阿克苏地区第一医院新疆阿克苏843000

摘要:目的探析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优化方案。方法本次实验58名护理人员均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工作人员,随机划分两组,每组29例,研究组护理人员与化疗药物接触时间在2年以上,对照组无接触化疗药物史,统计各组异常生育、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结果在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异常生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肿瘤化疗药物防护知识,增强其防御能力及意识,有助于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危害降低,确保护理人员身体健康。

关键词:职业危害;护理人员;肿瘤化疗药物

目前,恶性肿瘤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肿瘤化疗,化疗不仅可以杀灭恶性肿瘤细胞,同时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损害正常细胞形态,诱发诸多不良反应[1]。化疗药物在影响患者自身的同时,对于长时间化疗药物接触的医护人员而言,同时存在职业危害,包括皮肤损害、白细胞含量减少、脱发及血小板减少等,此外,对远期造成了一定影响[2]。近些年来,我国肿瘤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肿瘤科医护人员与大量化疗药物接触,并呈上升趋势。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优化方案进行探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随机划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58名护理人员,各29例,对照组中,17例男患,12例女患;年龄22岁-34岁,均值(29.63±3.65)岁;研究组中,18例男患,11例女患;年龄23岁-33岁,均值(29.58±3.5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通过体检、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两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具体如下:异常生育、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异常生育、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的处理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值为x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结果

研究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生育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率[n(%)]

3讨论

3.1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分析

皮肤吸收:药物推注期间,由于未有效衔接针头,致使药液由针头部位渗出,针头量皮肤划破或者药瓶摔碎后,均可能导致化疗药物浸入至皮肤中;呼吸道吸收:肿瘤化疗药物配置期间,将安瓿瓶打开,拔针及抽取药液期间,肉眼无法对毒性微粒进行观察,经呼吸道入侵至机体;消化道吸收: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时,未彻底清洗,或者于污染部位放置食物,造成肿瘤化疗药物由消化道向机体入侵。

3.2优化方案

3.2.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肿瘤化疗护理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如下:自我防护方法、不良反应、防护工具正确使用方法、药物正确使用方法等。就刚入职的护理工作人员而言,将岗前培训工作做好,带领护理人员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树立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尽可能的将职业暴露降至最低。

3.2.2应激预案制定

通过肿瘤化疗药物科室制定的应急预案处理潜在污染及药物喷洒等。例如:若眼部及口部等位置接触了化疗药物,需立即冲洗,冲洗液为生理盐水、清水等;若地面或者桌面遗留了化疗药物,在通过纱布吸净药液,通过清水擦洗桌面及地面,最后,将消毒操作做好,对于特殊部位通过纱布进行有效处理,禁止随意丢弃手术工具。

3.2.3加强防护对策

以化疗药物特点为依据,对安全柜进行合理设计,垂直放置安全柜,尽可能的使其配置压力在空间压力以上,禁止遮挡吸风口,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合理调控副业。护理人员在护理肿瘤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将防护衣物穿戴好,穿戴完整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护目镜及帽子等,防止药物向呼吸道入侵,避免肿瘤化疗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3]。除此之外,配药期间,将安瓿瓶打开期间,在瓶口部位放置无菌纱布,目的是封住瓶口,避免药物散出损伤皮肤;药物溶解期间,应缓慢注入药物,在全部药粉镜头后均匀、缓慢搅拌;药物抽取期间,注射器需在2/3以下;轻轻弹动安瓿瓶,打开安瓿瓶期间,利用无菌纱布将安瓿瓶周围包住。完成输液后,拔针期间,要求护理人员穿戴完整手套、衣物、口罩等,使用完成后,全面清洁。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长时间接触肿瘤化疗药物护理人员?加高的职业危害发生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培训肿瘤化疗内容,有助于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总而言之,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肿瘤化疗药物防护知识,增强其防御能力及意识,有助于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危害降低,确保护理人员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海霞,白剑英.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的循证管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30-231.

[2]王海霞,王晓成,白剑英.职业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白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8):1220-1221.

[3]汤培蓉.护理人员化疗药物自我防护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8):97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