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6
/ 2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分析

徐祖腾刘嘉昕焦恒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拥有比较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这也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之一,社会对汉语言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在于此。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自主写作的时间很少,写作能力也在逐渐下降,所以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就肩负起责任。现如今,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所要攻破的难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分析

引言: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基本的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最低程度的要求。根据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需求导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一探索出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现状

1、写作策略模式老旧,主题太过单一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现在有部分同学厌烦写作课堂,甚至疲于写作。这主要是在于,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尤其是写作能力培养时,教师未能重视到主题的引入,只是简单的授课,让学习者——学生的写作个性得不到发挥,甚至多数学生风格完全相似,共性太强。这种情况的形成就是因为写作策略模式老旧,主题太过单一,导致学生疲于按照明确且规范方式方法写作。造成了学生难以做到就撰写策略模式进行创新,使部分同学写作的动力削弱,不能发挥属于他们独特个性的写作能力。

2、教育资源未共享,未考虑到学生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培养出色的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它贯穿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学习的始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在写作能力这方面的需求。但从现在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一直属于专业课程范畴,但是相关教育资源仍然处于短缺状态,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写作需求。而且,从专业教育资源来说相对短缺,其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不同年级学生,其写作能力高低不同,教师无法及时的了解不同层次写作水平的学生具体情况,同时也无法据此采取针对性培养方案,并开展相关写作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学生角度来说,形成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现象,不但与高校和学生本人有关,还与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社会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与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合作,还要加强资源的共享,进而完成高校教学目标,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需求。

二、提高汉语言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写作思路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写文章需要思路,要想写出好的文章,一个好的思路必不可少。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即兴训练的方法,在平常的琐碎小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文章主题,提前不要告诉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个开放性的文章主题,文章的形式,人物,写作手法都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在规定的比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来一篇文章,并让学生进行演讲,这就十分考验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首次锻炼,思维能力将会在短时间内进步非常快,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会让学生写文章能加顺畅,写作能力自然提升。

2、资料收集,为写作寻找素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不小的影响,学生若是读书对,写作事业就会变得开阔,文人墨客的写作思想也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写的文章也会变得更加具有深度。而且文人墨客的文章中有很多学生可以学习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借鉴书籍里的优秀词句,用来升华自己的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比较优秀的书籍,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对优秀的词句进行摘抄,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研讨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读书心得,还可以互相推荐比较优秀的书籍,互相借鉴知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加强师资配备,进行继续教育培养

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或管理的教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并且不断学习最新的写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提高的每一堂课堂中去。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师资配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引进更多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活动的展开。另外,还应该对从事漢语言文学工作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让他们多了解学生实际需求,能够通过相对应的主题培训活动,了解写作方面的最新知识能力要求,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从而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加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授课计划及目标的实现。

4、开展写作教学实践活动

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往往会按照已有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进而导致大多数作品没有特色,甚至千篇一律。这就要求开展写作实践活动时,多以激发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为主,让每一名学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不至于受到特性限制,写出流水性的文章。目前高校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自我约束能力方面较差,一味地模仿,最后导致在写作实践活动中,不知所措,不能够准确把握写作技巧,进而写不出具有专业素养的高质量作品。如果高校只是培养出了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只是能够进行叙述性、说明性的文案的学生,那么学校只能说是培养出了人员。要想培养人才,就必须鼓励更多的写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不仅会写简单的工作计划、总结,还要有自己的思路创作。

5、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程趣味

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开设历史由来已久,写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且不同高校教学方法不同,探索的有效教学也不同,但在所有高校的教学方法中国有一个共通之处便是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教学方法的枯燥性。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学生更多的领会内容而非被动接受,而要使学生更好的领会写作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便要求教学方法做出改变,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程趣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一方面是创新教学模式将写作知识趣味化,一方面是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首先,在对写作理论知识及文学写作部分的教学中,将有趣的典型的文学作品与理论相结合,寓教于情,赋予理论实际作品的色彩,使学生能直接的感受领悟到文学写作的魅力,理解更加透彻,更能提升对写作的兴趣。其次,在写作教学中,利用好现代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多方位的展示写作案例范式或是优秀写作作品,可以直接的化抽象理论知识为具体,多角度的展示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写作感知。教学手段的创新改进有利于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领悟写作,改变有利于减少自来生动趣味的教学远比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更加行之有效。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制定更加长远的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教学计划,让每一名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真正爱上这门课程,从而通过全方位素养培养过程,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教育人员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实践活动中来,创造出属于适合学生发展进步的课程理论体系,进而推动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邦焕.《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

[2]陈燕.高职教学答理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

[3]向琼.高职院汉语言类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1).

[4]李平林.基于系统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16(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