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

周小涛熊田甜

周小涛熊田甜(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518101)

【摘要】目的介绍一起因硫氢化钠与外环境酸性污水反应导致的硫化氢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方法2006年11月29日,J市G区发生一起以双眼及上呼吸道刺激为主要症状,伴有胸闷、憋气、头晕、恶心干呕等全身症状的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一人昏迷,一人头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对外环境相关有毒物质进行检测,模拟有毒气体的化学反应。结果三名患者临床表现符合硫化氢中毒后症状;事发后2h,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为0.87mg/m3,现场含酸污水与原料硫化钠模拟试验可以检测到反应产物硫化氢气体。结论中毒主要原因是硫氢化钠被外环境酸性污水浸泡,分解后释放出硫化氢,加上作业工人防护不到位,导致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中毒。

【关键词】硫化氢中毒

【中图分类号】R13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83-02

硫化氢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具脂溶性特点,易穿透生物膜,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为硫化氢的主要靶器官[1]。近年来,有关硫化氢中毒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报道较多,石化业时有发生[2],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少见[3]。由于硫氢化钠与外环境酸性污水反应产生硫化氢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尚未见报道。2006年11月,就发生了此类中毒伤亡事件。

1材料与方法

医疗机构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硫化氢中毒并进行对症治疗,并采用吸氧等对症治疗,两名中毒人员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全部治愈出院。事发后2h内疾控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对现场进行查勘,并使用OMA-300硫化氢分析仪对现场空气进行检测,对盐酸池、明沟和上料点周围污水测定pH值,现场将含酸污水与原料硫化钠反应以检测反应产物,将一已变色的硫化钠原料进行采样,使用NJCL-C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快速检测氯离子。并对出事厂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消除了隐患。

2结果

2.1事故现场环境调查

事故发生于某无机盐公司硫化氢车间,该车间主要生产硫氢化钠产品(硫化钠与硫化氢混合产生硫氢化钠),发生中毒的3名工人每天上午7:30至9:30分负责为生产硫氢化钠得车间运送原料硫化钠,每天的工作量大约为10吨左右,该项工作从今年3月份开始,已经进行了8月余。

事故发生在原料硫化钠传送带上料点,该作业场所为露天敞开式,从上料点利用传送带将硫化钠拆包后送到蓄料槽中。该上料点西南方向15米左右有并排的盐酸池和冲洗池各一个,盐酸池内有<10%盐酸,清洗池内为清水,用以清洗硫化钡车间的压滤机滤布。清洗时,先将滤布放入盐酸池浸泡12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未经处理的含酸废水直接排放到明沟至暗沟。明沟深20cm,已被黑色淤泥溢满,有部分黑色含酸废水溢入上料点附近地面,硫化钠及其包装袋无序堆放在露天作业场所,有些已经沾有污水。事故现场详见图一。

11月29日上午9时许,风向为西南风。三名工人(王某、张某、李某)仅佩戴防尘口罩,时王某(轻伤者,仅头晕)正在上料点南侧负责将拆好的硫化钠倒进传送带,李某(死者)正在东侧搬运硫化钠原料,张某(昏迷者)正在北侧负责拆带,三人相距不超过1米。李某、张某突然先后向东跑,但马上先后跌到在地昏迷不醒,李某立即呼救并与赶来的其它工友将二人拖离现场,并紧急送往区人民医院急救。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张某已经清醒。

李某入院时已经无呼吸、心跳、脉搏,口唇紫绀,身上有浓重臭鸡蛋味道,综合其工作场所考虑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昏迷者张某,入院时已经清醒,有胸闷、憋气、头晕、恶心干呕等症状,身上也有臭鸡蛋气味,给予降颅压、吸氧,维持呼吸功能,营养供给等治疗,经一周治疗后痊愈出院。

2.2现场勘验与检测

专业人员于11时许到达事故现场,经现场勘查,作业场所内无硫化氢警示标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作业工人上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上岗时未佩戴有效防护用品。

事故发生2h内对空气采样检测,显示硫化氢浓度为0.87mg/m3,对盐酸池、明沟和上料点周围污水采样进行pH值测定,结果分别为<0.5、7.13、13.28。对旁边的硫氢化钠生产车间进行检查发现,该车间当时并未生产,当班工人在管路负压情况下对管路进行检修,排除车间内硫化氢泄露可能,作业场所周围无其它有害气体产生。

现场勘查发现上料点上最后的几袋硫化钠原料已经都被拆包,其中一袋有细微破损的包装袋内硫化钠原料颜色明显发生改变,怀疑此袋就是与含酸污水反应生成硫化氢并蓄积其中原料,并随即采样带回检测。实验室检查显示,其内含有高浓度氯离子,提示破损的硫化钠与含盐酸的污水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硫化氢而致工人中毒。

图一、硫化氢中毒现场示意图

3讨论

3.1中毒原因分析

本次中毒事故定性为硫化氢中毒,主要有如下几点佐证:

3.1.1死亡及昏迷病人均与硫化氢中毒症状吻合[4];

3.1.2事故现场存在的部分原料及包装袋被部分污水浸泡,浸泡液ph值为13.28已呈强碱性;

3.1.3操作台存在包装破损并明显与其它原料性状不同的一袋硫化钠,实验室检查发现大量反应产物氯化钠,提示硫化钠与含盐酸的污水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有毒气体;

3.1.4现场空气检测和现场用废酸与原料硫化钠模拟试验均可以检测到硫化氢气体。

综上,认定本次事故的原因有是存在破损的原料硫化钠被含酸污水浸泡,硫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被在包装袋内聚集,当此袋硫化钠被被工人搬运到上料点并开包时,瞬间释放出高浓度硫化氢气体造成下风区的李某和张某中毒,而王某因处于上风区未吸入中毒剂量的硫化氢。

3.2事故现场处理

专业人员在现场采样后,立即要求厂方对车间内加强机械通风,以稀释硫化氢浓度。事后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厂方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等均不到位,才导致本次事故的发生。为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2.1厂方对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在岗期间体检,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2.2加强对上岗工人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2.3接触危险品的工人在工作现场应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5]。

3.2.4厂房对现场酸池进行改造,杜绝酸溶液泄露现象的发生。

3.2.5作业场所应做防酸,硬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岳茂兴,徐冰心,李轶,等.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特点和紧急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02):175

[2]韩鸣辉.一起重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5,12(5):233.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0.

[4]姬喜荣,张全玲.急性硫化氢中毒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9):36.

[5]汪东红,李宗宝.硫化氢中毒及预防[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