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活动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活动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蒲璐1刘南希1胡维维1孙婷婷2

关键词:党史;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创业史,不断地激励着中华儿女积极奋进。在新时代,党史依旧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动力来源,特别是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导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可以有效地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一、党史学习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不仅包括对其产生、发展和壮大过程地学习,也包含着对在党史发展过程中同时产生的党史文化进行学习。二者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推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1.党史学习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诗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即在中国共产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战略。最后创造出三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史文化随着党的发展历史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它植根于党史之中,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文化层面来说,党史文化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系列伟大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并不断成熟起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谢群等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将党史文化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并认为党史文化有昭示历史、精神凝聚和情感认同、资政育人三大价值。[2]充分运用党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引导学生建构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意义。[3]

2.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4]同时,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民族发展、国家强盛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习总书记在北大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青年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将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3.党史学习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首先,党史学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强大推动力。要想更为出色的完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党史学习必不可少。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所说,只有将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史上走的路搞清楚,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6]还是新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下党史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进一步提出要更加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政育人的作用。[7]都强调了党史学习对于育人的重要性。在教育形式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须牢牢抓住党史教育这一内容,助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党史发展的重要环节。李忠杰在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记者采访时指出:“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问题,争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推向前进的一个着力点,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切入点。”[8]党的历史要归属到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进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实践,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丰富。

二、创新党史学习的方式

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时,不仅需要深入发掘党史价值,也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运用党史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应形式发展变化,契合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努力创新方式方法,有针对性的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9]通过更多、更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党史教学效率,增强党史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1.课内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作为最基本的史实,当代大学生都应牢牢记在心中。通过对于课本的学习,理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伟人们作出的突出贡献。特别是对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发展方向等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更应是党史教育的重点。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党的光辉事迹和伟大事业的了解,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让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邀请一些对党史有着深入研究的知名专家,为大学生进行党史专题讲座,让他们对党的历史了解更进一步。

除了党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课内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大学生的课内实践可以重点倾向于参观考察。经过各位专家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在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活动。[10]通过对红色资源的参观考察,能更加直观的让同学们感受我们党的历史,感受党的历史上前赴后继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先辈们的澎湃激情,成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课外学生组织与媒体相结合

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促进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与实践,在课堂外也要有意识的创新方式方法,增加党史教育的途径。在学校里,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为党史教育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定期开展与党史相关的学生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党史的学习。通过人人学党史,时时关注党史,将党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之成为教育和影响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之一。

更为宽广的媒体平台则是另一个进行党史教育的阵地,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同学们被问及“如果您上网看到一些涉及党史的信息,您是否会点击查看”时,有超过三成的学生会经常性通过网络主动了解、学习党史。[11]运用网络媒体引导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主要依靠传统渠道和自媒体两种,传统渠道包括党史相关的优秀影视资料,传统网页信息等,自媒体则是包括了新兴的各类微博、微信、QQ、短视频APP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体平台,既可以让同学们向优秀者学习,也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其中,自行设计媒体内容,加深对党的历史研究。

三、小结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承载了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历史,加强对党史的学习研究,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党史的教育功能,正如习总书记所言:“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史工作需要下功夫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12]将党史教育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大步前进作出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2).

[2]谢群,林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党史文化视角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6(3).

[3]王占仁,黄伟.大学生党史教育的三对关系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6]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习近平.习近平会见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和中共党史学会代表大会代表[N].人民日报,2011-02-27.

[8]《科学社会主义》记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J].理论参考,2007(3).

[9]张神根.党史工作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J].北京党史,2014(3).

[10]张志伟.当前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

[11]赵文.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2014(3).

[12]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2010(8).

蒲璐,1991.02,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四川南部人.

本文是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青年项目结题文章;

项目批准号:NC2017C008;课题组成员:刘南希、胡伟伟、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