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研究

徐昀关欣(通讯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抑制应激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7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和B组(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4ug/kg(10ml)或生理盐水10ml.观察给药前,给药后各时点、拔管时,拔管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苏醒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比A组拔管期间严重的心动过速、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升高,而苏醒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30分钟泵注艾贝宁0.4ug/kg可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苏醒,降低术后躁动率。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老年人;高血压;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1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70岁老年高血压需全麻的择期行腰间盘突出症椎板减压手术患者60例,ASAII级,手术时间2~4小时,排除心动过缓,营养不良,术中失血量>20%。术前所有患者均确诊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服用药物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

1.2方法

不应用术前药,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4ug/kg,依托咪脂0.3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手术开始前肌注尼松30mg作为术后镇痛,术中持续泵入丙泊芬2~5mg/kg/h和瑞芬太尼0.2~1.0mg/kg/h,手术结束前30分钟不追加肌松药。手术结束前30分钟泵入艾贝宁0.4ug/kg(10ml)或生理盐水10ml,用时10分钟。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T1)、10(T2)、15(T3)、20(T4)分钟及拔管前(Te0)、拔管时(Te)、拔管后1(Te1)、3(Te2)、5(Te3)、10min(Te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记录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9时间。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用药后1分钟A组与N组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拔出气管导管至观察结束A组个时点心率较B组同时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A组与B组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Aldrete恢复≥9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它选择的与α2、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比例为1620:1[1]。与α2AR的亲和力为可乐定的8倍[2],其半衰期也较可乐定短,分布半衰期大约为6min,消除半衰期大约为2h,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可预测性更强。DEX能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抑制应激刺激引起的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3],有利于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包括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本试验结果A组给药后血压、心率均轻微下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抑制气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出现严重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减少,治疗严重高血压使用乌拉地尔的几率显著下降,且没有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无躁动等不良反应。

总之,手术结束前缓慢泵注右美托嘧定0.4ug/kg能够有效安全的抑制拔管反应,维持择期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参考文献】

[1]RutkowskaK,KnapikP,MisiolekA.Theeffectofdexmedetomdinesedationonbrochiovlplexusblockinpatientswithendstageanddisease[J].EurJAnaesthesia,2009,26(10):851-855.

[2]KhanZP,FergusonCN,JonesRM.Alpha-2andimidazolinereceptoragonists:their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role[J].Anesthesia,1999;54:146-165.

[3]JaionenJ,HynynenM,KuitunenA,etal.Dexmedetomidineasananestheticadjunctin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Anesthesiology,1997;86(2):33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