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术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芦云

芦云(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116021)

【中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32-02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5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5组,在手术开始前半小时,A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B组术前阿托品,术后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C组术前戊乙奎醚肌注,术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D组术前戊乙奎醚肌注,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625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5mg;E组(对照组)术前阿托品肌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E组比较,A、B、C、D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结论术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可明显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关键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地塞米松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麻醉及外科手术术后的常见症状,甲状腺手术由于其特殊的手术体位:肩、背部垫高,头部尽力后仰呈颈部过伸位,使下颏气管胸骨接近直线,这样使手术野显露良好,但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伴有头痛、头晕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耳鸣,颈枕部放射痛、复视等症状,国内学者将其称为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本文主要从患者性别、年龄、肥胖、麻醉方式、手术操作时间、颈过伸体位引起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来探讨PONV发生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病人150例,分级Ⅰ~Ⅱ级,年龄20~70岁,体重45~75kg。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明显胃肠疾患和恶心呕吐症状,术前未给予止吐药,术前放疗、化疗病人,口服镇静抗焦虑药物,有胃肠疾患、有晕动症或恶心呕吐病史的病人排除在外。

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禁饮8~12h,入室前0.5h肌注咪达唑仑3~5mg、阿托品或戊乙奎醚0.5m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2~4μg/kg、福尔0.2~0.3mg/kg、司可林1~2mg/kg,肌松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用药: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及静脉泵入丙泊酚。

1.3研究方法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病人150例,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在入室前0.5h,A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B组术前阿托品,术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C组术前戊乙奎醚肌注,术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D组术前戊乙奎醚肌注,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625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5mg;E组(对照组)术前阿托品肌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5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4观测项目用双盲法观察术后24h内病人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恶心程度评估标准如下:0度为无恶心;Ⅰ度为休息时无恶心,运动时稍有恶心感;Ⅱ度为休息时间断恶心感;Ⅲ度为休息时持续恶心感,运动时加重。呕吐评估按:无呕吐;轻度呕吐(1~2次/24h);中度呕吐(3~5次/24h);重度呕吐(>5次/24h)。

2结果

5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的情况中,A、B、C、D四组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或P<0.01),其中D组的发生率最低。5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情况中,A、B、C、D四组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或P<0.01),其中D组的发生率最低。

3讨论

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80%。本研究选择同一种手术种类、麻醉用药和麻醉方式,以减少影响恶心呕吐的因素,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戊乙奎醚为一种新型抗胆碱能药,能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在临床上常用于抑制腺体分泌、中枢镇静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戊乙奎醚具有抗胆碱能药物的中枢镇吐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呕吐中枢的化学触发带上的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达到镇吐作用道分泌物的作用,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肌注戊乙奎醚0.5mg,可明显减少口、咽、胃分泌物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虽然阿托品和戊乙奎醚均有较强的抑制唾液和呼吸但戊乙奎醚的半衰期为10~34h,明显长于阿托品的3.75h,故抗胆碱作用更持久,从镇吐及抑制分泌作用更持久这一方面,证实戊乙奎醚比阿托品对PONV有更好的防治作用,另外的半衰期为18~24h,和戊乙奎醚一样为长效药,联合用药对术后24h内的PONV防治极为有益;昂丹司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药,在结构上与5-HT3相似,对脑内的5-HT3受体密集区孤束核、后极区及化学催吐区有高度选择性,通过选择性阻断5-HT3与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化学感受区和消化道传入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结合,而发挥止吐作用。氟哌利多属于丁酰苯类药物,又名氟哌啶,具有强效镇静、镇吐作用。地塞米松是一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其止吐作用的机制不明,可能通过抑制中枢或周围5-HT3的产生和释放,降血液中5-HT3作用于大脑催吐感受区的浓度,从而抑制恶心呕吐,也可能通过抗炎及抗毒素作用,保持正常的胃肠动力而止吐,且对其他镇吐药有增强效应。由于术后恶心呕吐机制复杂,而目前尚无一种“万能”的药物或方法能非常有效地防治恶心呕吐。在本研究中,与E组比较,A、B、C、D各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证实了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地塞米松的有效性;采用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和地塞米松单次应用,可以多途径阻断导致恶心呕吐反射的神经介质的化学传递,从而对恶心呕吐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使恶心呕吐发生率更进一步降低;同时,小剂量氟哌利多与地塞米松合用可减少焦虑和对抗地塞米松相关性失眠。四者联合应用未发现焦虑、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本研究表明,术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均有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尤其四者联合应用防止恶心呕吐作用更明显、维持时间更长。全组用药前、后及术后24h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故术前戊乙奎醚、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既安全又明显提高止吐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建国.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556-558.

[2]张果,郭曲练.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对口腔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3):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