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88例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88例临床研究

谭恋恋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生活能力以及炎性因子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神经功能;炎性因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即为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也是临床卒中患者中最为基本的病变类型[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患者发病之后会出现眩晕、头部疼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与语言功能障碍等[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起病速度较急,且病情会出现明显进展,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死亡[3]。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我院选择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方案,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就实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选择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患者纳入标准为:经影像学扫描检查得以确诊、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内容、发病时间在48h以内。此次研究患者的排除标准则为: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部外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参与研究前一个月内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身体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可逆性缺损患者、脑血管疾病史患者。我院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象。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53—74岁;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19例,患者年龄最小52岁,最大为7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后无任何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治疗,医生给予患者吸氧,维持患者氧饱和度>95%,必要时选择气道支持与辅助呼吸方式,无低氧血症的患者无需吸氧。医生需对患者卒中后24h内进行心电图检查,选择连续24h心电监护方式,避免或者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如果患者体温升高,医生需及时查明原因,患者若感染则选择抗生素治疗,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进行退热处理。若患者收缩压≥200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或患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等,医生可给予降压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避免选择引发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患者血糖超过10mmol/L,医生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并监测其血糖值,血糖若低于3.3mmol/L,医生可选择10%—20%葡萄糖注射或者口服。

实验组患者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主要方法如下:

患者入院之后,医生根据患者自身体重等确定药物的使用剂量,标准剂量为0.9mg/kg,而患者最大剂量不得>90mg。护士遵医嘱将10%阿替普酶药液在1min以内以静脉推注方式给药,之后将剩余药液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时间在1小时内。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24h内,医生需给予患者CT复查等,患者需要接受2周治疗[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选择NIHSS评分进行观察,量表的观察内容包括患者意识情况、面瘫、视野、共济失调以及上下肢运动、语言等,量表评分为0—35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选择BMI指数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内容为10项,包括患者进食、上下楼梯、行走、洗澡等,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能力越强。

此外,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炎性因子情况,包括IL-6、TNF-α以及CRP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数据需要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利用()表示患者的计量资料,接受t值处理,若相关数据对比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意义。

2结果

2.1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2.2患者炎性因子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BMI得分()

3讨论

在临床脑部血管疾病患者当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十分常见,且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日益严重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患有该病的患者数量出现明显增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其脑部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造成患者脑部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引发相应的脑动脉管腔狭窄等,患者会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5]。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案虽然可以适当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但是无法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还有可能造成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我院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超早期静脉溶栓方案,这种治疗需要在患者发病后3h之内进行静脉溶栓,以此最大限度重建患者的缺血部位循环,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进而缩小患者脑部梗死的面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我院在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中选择阿替普酶药物,这是一种第三代溶栓药物,也是一种纤维蛋白特异溶栓药物。阿替普酶对于纤溶酶的亲和力较强,可以与患者血栓内部的纤维素进行结合,并且不断激活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达到较好的溶栓效果,还能较快恢复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功能,改善患者半暗带中的脑部细胞组织,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结语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等的效果较好,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会明显下降,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光宁,利伟江,李金彩,陈伟英.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09):35-37.

[2]周陈,张佩兰.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12):1027-1032.

[3]王蕾,姜帅,何柳,方升,徐广会,朱曦,龚蕉椒,杨珊珊,张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155例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21):35-38.

[4]李鸿飞,徐冬娟,张为强,郭翔.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4):64-67.

[5]刘群,张卫,陈长春,黎西,吴晓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06):492-49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