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健全性评价吴晓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健全性评价吴晓庆

吴晓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对经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列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使用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完全阻滞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高达100.0%,显著高于单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于相关神经痛觉阻滞的效果显著,且麻醉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随着可视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超声引导下对需要阻滞的神经进行定位,能够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主要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的阻滞[1]。但是神经阻滞虽然能够降低患者术中疼痛程度,还不能够达到完全无痛的临床效果[2],需要辅助使用止痛药物来降低患者痛苦。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进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列入本次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分布在21~68岁之间,平均(42.5±8.3)岁;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对于存在有臂丛神经损伤、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不能作为本次受试对象。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进行定位[3],向臂丛神经处注射0.3%罗哌卡因30ml。

实验组:以对照组的操作为基础,进行臂丛神经麻醉后,使用超声探测仪定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并分别注射0.3%罗哌卡因5ml。

1.3检测指标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后,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优,即患者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的感觉;良,即患者虽有不适的感觉,但是不明显;可:患者存在明显疼痛或其他不适感,需要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差,患者疼痛不适感显著,止痛药物作用不明显,需要进一步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使用针刺法对患者主要神经的痛觉阻滞情况进行评估:刺痛正常存在评估为未阻滞;刺痛减退评估为部分阻滞;刺痛不存在评估为阻滞完全。

1.4统计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采用卡方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后神经阻滞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麻醉后,对患者相关神经痛觉阻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完全阻滞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

表1.两组患者麻醉后神经阻滞情况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对于上肢手术患者,采取何种麻醉方式应该谨慎选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将患者对于麻醉方式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估[4]。临床上对于患者术中麻醉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多种麻醉方式的联合应用,有较为积极的意义[5]。为了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该研究中,笔者共选取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联合肌间沟麻醉,对比两种方式的麻醉效果。首先对麻醉30分钟后患者相关神经痛觉阻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麻醉的实验组患者相关神经的痛觉阻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对比了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蒙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对90例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了统计,患者分别采用了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联合肌间沟麻醉,对比麻醉效果,显示:联合麻醉后,患者运动阻滞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上肢骨折需要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给予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四成,陈潜沛,邓蕊等.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3):398-400.

[2]孙振中,路通俊,黄威.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在前臂尺侧手术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2):218-220.

[3]陈云俊,夏艳,夏新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1101-1103.

[4]郭正安.肌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3):280-281.

[5]陈迪坤,常兰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184-185.

[6]李蒙,陈晓晖,张建英.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势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10):2512-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