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丹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山海丹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研究

刘德荣郝淑芳

(山西省原平市幸福东街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山西平原034100)

【摘要】目的:评价山海丹胶囊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山海丹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在治疗1个月后的心电图、血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方面的变化。结论:山海丹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粘度变化,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山海丹胶囊;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156-01

冠心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寻找老年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笔者自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山海丹药业生产的山海丹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血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变化。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老年各类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1.2治疗方法

两组冠心病患者均采用卧床静养、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加用山海丹胶囊5粒/次,3次/日,饭后服用;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日,饭前舌下含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心电图检查,检验血流变学和血脂变化情况,通过这三个项目的检测进行疗效评定,并统计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胸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胸闷、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胸闷、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静息ECG恢复正常;有效:静息ECG治疗后ST段回升1.5mV以上,但未正常或主要导联的倒置T波改善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加重:静息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V,主要导联T波加深≥50%,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波变为倒置。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疗效比较:经联合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1)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t=9.29、8.26、16.15、7.27,P<0.05;(2)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t=8.63、6.65、7.04、4.01,P<0.05;(3)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4.61、4.96、11.25、4.17,P<0.05。

2.3血脂改变情况

山海丹胶囊组(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2.5%),口舌干燥感2例(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5例(12.5%),口舌干燥感4例(10%),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的首要疾病。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治疗原则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主[1]。山海丹胶囊由三七、人参、黄芪、红花、山羊血粉、决明子、葛根、佛手、海藻、何首乌、丹参、川芎、麦冬、灵芝、香附、蒲黄十六味中药科学组方研制而成,其中黄芪、丹参为君药,黄芪补脾益气,丹参活血化瘀[2];人参、三七、红花、川芎为臣药,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蒲黄、山羊血、佛手、决明子、何首乌、葛根、灵芝、海藻、麦冬为佐药,山羊血通络止痛,佛手理气化痰,灵芝补气安神,决明子、葛根清热养阴,麦冬养阴生津,何首乌补气养血,蒲黄、海藻消痰利尿[3];香附为使药,调和诸药。以上十六味中药组方科学合理,充分发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化痰启闭的作用,标本兼治,共奏相得益彰。故对老年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资料显示,山海丹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老年冠心病颇有广阔前景良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凤莲,姜雪梅.山海丹胶囊治疗心绞痛98例[J].医师进修杂志,1996,(10):50.

[2]门桂芳.山海丹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1995,(03):118-119.

[3]赵国欣,韩巧玲,王振亮.山海丹胶囊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5,(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