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李兰

长沙市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自身的防护对策。结果:①工作人员对污染器械的风险的认知度是最高的,达到80%;其次是对消毒因子的风险的认知度为70%;但对清洗介质的风险的认知度最低,仅为20%。②工作人员对心因因素风险的不认知度最高,达到20%;其次为污染器械风险、消毒因子、机器风险、清洗介质风险的不认知度,均为10%;③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的情况:进行每年体检1次、标准预防和参加自我防护培训的工作人员最多,均占总人数的80%;其次为进行利器受伤后消毒、冲洗、挤压的工作人员,达到70%;但定期接种疫苗和因利器受伤后上报的工作人员最少,仅为10%。结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的认知水平,不仅大大避免了员工自身遭受的疾病侵袭,而且也有效预防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职业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医院消毒的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发放、储存、灭菌、包装、消毒、清洗、回收医院的各种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大量的污染器械[1],各种消毒因子及洗涤剂等的有害物质和压力蒸汽式灭菌器及环氧乙烷灭菌器等的设备,这些工作人员是职业暴露的危险人群,若有操作不慎会具有烫伤、中毒、感染甚至是爆炸等危险。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则是医院感染中的高危人群,分析该区员工的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对此进行防护,这对于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损害,降低医院的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应充分的了解各类危险因素并且主动防护,以最大的限度来降低危险因子的损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10名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在(27.8±3.2)岁;大专学历的有5人,中专学历的有3人,高中学历的有2人;其中护士为5人,工人为5人。

1.2方法

采用问卷的调查方法,所涉及问卷均为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自行设计[2],其主要内容包含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对于常见职业的危险因素,包括机器风险、消毒因子风险、清洗介质风险、污染器械风险的认知度;和去污区的工作人员自我实行防护措施的现状。问卷调查的方式为现场调查,发放20张问卷,回收了20张,回收率为100%。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对其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

①工作人员对污染器械的风险的认知度是最高的,达到80%;其次是对消毒因子的风险的认知度为70%;但对清洗介质的风险的认知度最低,仅为20%。②工作人员对清洗介质的风险的部分认知度最高,达到70%;其次为机器风险的部分认知度,达到60%;但对污染器械风险的部分认知度最低,仅为10%。③工作人员对心因因素风险的不认知度最高,达到20%;其次为污染器械风险、消毒因子、机器风险、清洗介质风险的不认知度,均为10%。

表1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对其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n=10)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影响,其在工作中的职业暴露风险比较大,去污区为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场所,在清洗、清点、回收污染物品的时候,发生员工职业暴露危险性就更大了。从表1的工作人员认知度能够看出:工作人员对于各类职业危险因素认知度的水平偏低,如对心因因素风险(包括水、清洗剂等)的认知度为40%、对机器风险(包括漏电和噪声等)的认知度仅为30%,对于清洗介质风险(包括清洗剂、水等)的认知度为20%等等,这就大大加深了感染和自身伤害机会。去污区的各类污染的锐利器械等均会使病原的微生物借助受损皮肤和黏膜进入到人体从而引发多种传染病;各式各样的化学清洗剂、消毒剂等,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而这种气溶胶会对人体呼吸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带来不同程度危害[3];多处噪音的传染源,如高压气枪、真空泵、全自动的清洗消毒机、高压水枪及超声清洗机的运行噪音等。其声音强度均在65至90分贝之间,会让人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进而出现反应迟钝、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听力下降等的不良反应[4];而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繁重且琐碎,节奏较快,长时间的站立姿势会工作人员的颈椎出现强直、疲劳,长时间的思想集中和精神紧张,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状态,如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等。

去污区的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职业防护的知识培训的缺乏,从表2能够看出,去污区的工作人员的定期接种疫苗意识和因利器受伤后的上报意识等均需增强,使得防护措施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化。另外,工作人员对其自身防护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从表1和表2中能够看出,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对其职业的危险因素的认知度不高甚至是部分的缺失,发生利器损伤及时处理占70%,而利器伤后的上报率仅为10%,仅有10%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接种疫苗,说明工作人员对其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重不足。如何来提高该区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这是需要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提高重视度的内容。

总结防护的对策我们认为:①需加强职业的防护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充分的认识到各类职业的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相关性和严重性;②严格的执行操作中的规程,并加强自我的防护。要掌握一定防护措施,严格的执行操作中的规程,这样不仅避免了遭受各类因素危害,还能有效降低医院内的感染,同时切断了传播途径;③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督促,健全区内的规章制度;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应进行合理化布局;⑤建立健全护士的健康档案;⑥做好员工的心理调节,且做好心理疲劳的预防[5]。

综上所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的认知水平,不仅大大避免了员工自身遭受的疾病侵袭,而且也有效预防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玉莲.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30(3):313.

[2]纪培新,徐洁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2010,8(10a):2598-2599.

[3]李蒸.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安徽医学,2012,33(9):1243-1244.

[4]赵文颖,刘翠霞,刘素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82-83.

[5]杨青青.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5):59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