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关于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分析

郭波纹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实验小学722300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作以分析,以期与各位教育同仁探讨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自学能力

在我国全面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面对海量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会学习,更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工作。

新颁布施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必须从小学阶段抓起,从最基础阶段抓起。

一、重视布置与指导,督查课前预习

将课前预习纳入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与思辨能力。布置预习时,教师坚持具体地指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读书回答问题,并把它们当作学生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促使学生在课前有所作为。课堂上检查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灵活性。对于语言、语句的理解,造句要一丝不苟,对于有创见性的看法要鼓励,允许学生有合理的见解。课堂教学内容是给学生解答疑惑,也是教学的深入拓展,更重要的是给予方法论的指导。

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换位比较,进而让学生体会课文作者用词的精巧。至于阅读回答,则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抓关键句,寻找要点,学会感知课文所写的内容,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初步理解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学生的预习过程,是在教师的督促指导下进行的,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以及已有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

二、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效果,除了老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外,还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从整体入手,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第一步,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语言说出课文大意。第二步,自学生字词。要求利用拼音,读准字音;根据学过的偏旁部首,记住字形;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和词义。

2.逐段逐段地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层次结构。

第一步,读课文,了解层次,给课文分段。一般的做法是: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每小节说的是什么?根据每小节的意思可分几段,怎么分?为什么?说说理由。较长的段落要划分层次。

第二步,进一步阅读课文,逐段逐段进行。长段分层次进行,要求学生先认真地读一读,再仔细地想一想:这一段里有几句重点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理解的词语,还可以查字典。这一段主要写什么?课文是通过哪些关键词表现的?

第三步,课文读过后在自学笔记上写出来,便于查缺补漏。

3.从局部回到整体,通过层层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内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

三、从培养能力出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教会学生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划查字法。学生查到所要的字,这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看、选、说,即字典上有几种解释,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或句子中的意思,正确地选用哪一种解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词在课文中或句子里的确切意思。在使用工具书时,还要帮助学生不断总结、掌握学习经验。

2.培养学生的分段能力和概括能力。

对于学生分段能力的培养,我一般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对于较难分段的课文,老师要略加提示,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辩论,谁的理由最充分,就服从谁的意见,这样使学生知道自己分得对,对在哪里?分错了,又错在哪里?最后老师分析小结,揭示规律。

3.教给学生圈、划、批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圈、划、批是自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分析能力。圈什么?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关键词语用“O”圈出来。划什么?关键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批什么?词句本身反映的思想内容;读后的体会;写作方法,不懂的词语查字典后写上注释等等都属于批的范围。同时,掌握圈、划、批的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反复训练。开始,我把文章抄在黑板上或利用《中国少年报》上的文章,一步一步带着做。当学生稍微摸到一点门道时,我就根据文章的中心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手,围绕着提问进行思考。当学生有了一定能力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文章的中心动手、动脑,这样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