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观察

唐红

贵州省威宁县人民医院内二科553100

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以及护理观察方案。方法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统计。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院方以及患者同意后,调取完整临床资料,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主要在上午8点-下午3点,夜间0点-凌晨3点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出现心律失常具有时间规律,在高风险时间内加强护理工作,能够降低患者发病风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暂时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甚至坏死[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有胸骨部位、心前区剧痛,持续时间长,服用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临床实验室检测心肌酶谱是正常人的数倍,进行心电图检测可见异常波段,还会并发其他心脏疾病[2]。临床常见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本文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后发作心律失常的时间以及护理观察方法,总结后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9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入住院治疗。包括男性167例,女性152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7.8±5.8岁,首次发作187例,两次及以上发作132次。排除标准:心律失常发作于急性心肌梗死前的患者、已经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和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1.2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判断方法

将一天的24h划分为6个时间段,每段4h间隔,心律失常发作是指患者急诊、门诊以及住院时,首次出现心电监测提示的心律失常和(或)临床听诊到的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室早、房早、室颤、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生的(部位可单一或多个联合,包括:内膜下、前壁、右室、前间壁、下壁还有侧壁?)对每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心律失常例数进行统计和发生率计算。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入院后首次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时间记录按照24h制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应用医学统计学专业处理软件SPSS17.0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记录,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记录,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中显示的P<0.05表示具有临床差异和意义。

2结果

统计一天各个时间段内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能够看到,0-3点发生率6.58%、4-7点发生率12.23%、8-11点发生率32.29%、12-15点发生率25.71%、16-19点同20-23点发生率均为11.60%。按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低排序,第一位是8点-11点和12点-15点,第二位是4点-7点、16点-19点和20点-23点,第三位是0点-3点。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心律失常发作时间的病例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P<0.05)。具体数值记录见表1.。

表1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时间统计[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作主要在8-11点和12点-15点,其中8-11点发作比例最高(P<0.05)。。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在0-3点发作比例相对最低,但是也有一定的发生率。所以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作具有时间规律性,研究认为与人体内内分泌水平等相关,本次实验总结结果与国内其他结果一致。有研究发现[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作心律失常的时间与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大量增加时间相吻合。体内儿茶酚胺水平持续升高,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能力,同时增加血小板聚集能力,容易产生血栓,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状态,导致心肌电信号、生物信号传导异常。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可在一天内任意时间发作[4],其中8-15点是发病最危险时间段,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和巡查工作,对心电监测结果进行及时汇报,在患者发病初期发现心律失常征兆,能够尽早救治。早晨是进行交接班和发放药品的时间,护理人员工作比较繁忙,需要由护士长安排责任护士,每位患者均有专职护理人员监护。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除颤器、心肺复苏等器械的保存和清点数目,确保抢救工作顺利,心律失常对症药物要定期进行更换、放置于规定位置,方便使用。护理人员做好病房内温度的调控,保证患者舒适、卫生的住院环境。对有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讲解治疗、护理过程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等,舒缓患者和家属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戒烟酒和刺激性饮品,指导患者进行早睡早起、适量锻炼的生活方式[5]。

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8-15点间高发心律失常,需要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商克勇,张艳芹,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观察及前位护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9):1302-1304.

[2]张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J].当代医学,2003,12(10):795-796.

[3]高莹,张小丽,王莉,等.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3):4445-4448.

[4]王素冬,邢凤梅,钟雪莲,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相关护理指标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31-33.

[5]何来顺,文桂珍,谭海娟.床边快速检测TnT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7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