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

易明祥

(四川省崇州市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123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与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药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相较于对照组的12%更低,P<0.05。结论:中药药学服务有利于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药学服务;中药;不良反应;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055-02

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armacyservicestoreducetheadverseeffec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armacyserviceonreducingadversereaction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thodsFromJanuary2016toAugust2017,100casesofChinesemedicinetreatment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Basedontheinterventionmethods,thepatientswerepidedintotwogroupstoprovideroutinetreatmentandnursingfor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GroupofpatientswithChinesemedicineservices,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s.ResultsTheincidenceofadversedrugreac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2%,which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Chinesemedicinepharmacyserviceisbeneficialtoreduceadversereaction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isworthpromoting.

【Keywords】Chinesemedicinepharmacyservice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dversereactions;Effects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及医药专业分类的细化与融合,医疗机构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医疗服务,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医疗机构已经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药药学服务模式逐渐运用到医疗机构中药药学管理与服务中,医院中药师的工作内容不仅仅为采购、储存保管、临方炮制、分发、调剂、煎煮、制剂本身,而且还需要直接参与临床药学服务,深入临床一线与医生、护士一起共同给患者提供中药药学服务,以此来提高患者临床中药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防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1-3]。现阶段,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中药临床药学服务,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应该包括中药药学服务的全过程,因此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引起了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进行了一些模式的探索。本研究则主要针对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以干预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6.98±5.12)岁,共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02±5.06)岁,共50例,男性42例,女性8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没有中药过敏史或者中药禁忌证存在,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与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药药学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为每例患者建立药历临床中药师工作的书面证明文件为药历,中药师第一次接触患者的时间便为建立药历的时间。药历建立时,临床医师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史以及疾病情况,大致性的了解患者家庭、经济与身体状况;临床中药师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为其建立起完备的药历,主要内容包括针对性的给药方案、用药指导、抢救以及查房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将其存档备查备用。

1.2.2加强中药用药指导临床中药师要加强对患者进行中药用药指导重要性的认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用药指导,以此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为临床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充分保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临床患者会直接要求中药师为其提供中药用药指导,中药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其讲解;中药师在将每一张处方调配好的同时,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中药煎煮方法、服用方法以及煎煮药物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果药物需要冲服等特殊服发,则需事先告知患者,向其说明。

1.2.3扎实做好中药药学服务日常工作过程中,中药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中药师要做好中药采购工作,保障所采购中药的质量,做好中药的在库保管养护工作,保障在院中药的质量;审核处方时,应审核处方书写的完整规范性,临床诊断的明确性,选方用药的适宜性,药物配伍与剂量的合理性,煎服法的完整明确性;调配处方时,应做到中药品种调剂给付的准确性,中药剂量的准确性;核对发药应做到检查调剂合格后方可发药,发药时,应核对患者信息等准确无误后对患者详细交代煎服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中药师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药物方面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指导,确保用药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中药师自身也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以此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盲目感和差错。在有患者咨询用药问题的情况下,中药师应该学会抓重点,先解决主要矛盾,再去解决次要矛盾,避免向咨询者提供错误的药学信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做出解释,将中药师威信与职业地位逐步建立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4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的构建患者接受治疗时,中药师要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对随访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对患者后续治疗状况进行有效追踪,对相关反馈信息及时获取;如果发现患者已经出现中药不良反应或者即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分析、总结,为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以此来减小用药过程中中药不良反应的后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反应与变态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0.05时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相较于对照组的12%更低,P<0.05,见表。

3.讨论

中药不良反应指的是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反应或者变态性反应,质量未达标、超疗程应用中药、超剂量应用中药、患者存在中药过敏体质、中药煎煮方式不正确、临床医师辩证不准确、中西药配伍不合理、不同药物不合理配伍、中药炮制方式不正确等均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出现的重要原因[4-5]。中药不良反应的出现会促使患者病情显著加重,严重情况下还会促使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中药师在中药药学服务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谨慎,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中药药学服务。

本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中药药学服务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相较于对照组的12%更低,P<0.05,可知对中医治疗患者加强中药药学服务有利于促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中药药学服务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合理性的结果。

综上所述,中药药学服务有利于减少中药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与合理性,存在良好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永刚,黄璐诗,雷清瑶.临床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6).

[2]黄立东,杨川.探究中药师推行药学服务对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5):75-76.

[3]李平.探讨在临床中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效果[J].北方药学,2017,14(3):170-171.

[4]于宏宇.分析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56).

[5]谢云芳,周江文,彭芸,等.对本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建议与思考[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6):118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