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防控之护工环节

/ 1

院内感染防控之护工环节

陈雁

陈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059-02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年轻人的赡养负担不断加重,绝大多数家庭难以二十四小时在医院陪伴患者,使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需求也相应增加,而医院护士严重短缺,专业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生活护理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护工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自九十年代开始应运而生,在我国各地医院兴起并逐渐成为医院非临床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护工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每天与污染物接触,处于职业暴露的危害中,不仅对自身健康安全造成危害,且可成为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的媒介,培训监督护工的职业防护能力对院内感染管理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医院护工现状

1.1护工的来源

护工岗位没有严格的专业性要求,准入门槛低,不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限制,素质和护理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意识薄弱。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还有一部分是下岗工人,文化水平低,缺乏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导致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给医院感染管理带来隐患。

1.2护工的行政归属

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进,护工编制所属不完全在医院,行政上归劳动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派遣,对与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之事不甚了解,劳动契约关系松散,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组织纪律性差,致人员流动性大。

1.3护工的心理卫生状况

护工日夜工作生活在病房,长期耳闻目睹病人的病痛甚至死亡,加上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其工作热情,表现为不关心人,缺乏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有紧张情绪,缺乏安全感。在工作中易产生负性情绪,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的负担,影响病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1.4素质参差不齐,基本知识缺乏

因上岗前培训时间短,大多数人靠经验维持岗位,缺乏护理基本技能和护理基本心理,若护工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携带者,每天与患者朝夕相处,这对处于抵抗力最弱期间的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部分护工又同时服务于数个患者,很容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成为院内感染的新隐患。

2.强化培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2.1一是加强责任意识培训,培养利己又助人的服务意识。

进行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教育,要求护工对患者尽心尽责,提倡亲情服务、温馨服务、安全服务。建立一支工作规范、业务熟练、爱岗敬业,对患者有爱心、耐心、细心、热心的护工队伍。

2.2二是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服务的能力。

通过岗前培训,学会必要的生活护理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对患者的照顾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到位,提高服务的安全性,以维护病人的利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2.3三是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护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上岗前,必须进行法律法规、安全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护工薄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控制交叉感染意识,强化职业安全,使其成为自觉地防护行为。

2.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对新上岗人员根据其接受能力通俗易懂地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分类、洗手指征等,了解院内感染防控的相关制度如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洗手意识,认识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因为在预防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最重要且最简单的措施之一。工作中进行随机提问,同时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提示标语和正确的洗手步骤等,并抽考六步洗手法。同时实行护工定期体检制。护工上岗前必须体检,确认无传染病方可上岗。

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质量,它不仅需要医生护士参与,同样也需要护工的参与。护工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重视加强护工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才能使他们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