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朱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朱峰

朱峰

朱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48-02【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4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例心律失常患者经治疗治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针对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人;心律失常;护理正常心率为60~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称心律失常。临床表现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院老年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共发现心律失常患者24例。24例中男性14例,年龄60~92岁,平均76岁;女性10例,年龄60~80岁,平均71岁。1.2治疗去除病因和调整心律两部分,积极治疗弓起心律失常的心脏病和消除引起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调整心律的目的是制止发作,消除症状,避免由其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1.3对症处理(1)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①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用品。②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③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2)心脏骤停抢救配合:①同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②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辅助呼吸器,并做好护理。③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地遵医嘱给药。④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⑤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⑥监测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3)电击复律。(4)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2护理2.1休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人的休息与体位: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当心律失常导致胸闷、心悸、头晕时,应嘱病人采取高枕卧位、半坐位或其他舒适的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可使病人感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不适感;病室要求安静、温度适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某些心律失常与体位有关,如第二度Ⅰ型旁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在卧位时出现,立位消失,无病理意义;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第二度Ⅱ型及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发作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22饮食护理饱餐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加重冠心病病人的心肌缺血,因此应避免饮食过饱,宜低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尤其是严重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饮食应给予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富于营养,并保持适量的热量和纤维素。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律失常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心动过速的老年病人,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烟草、酒精等。2.3心电监护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率,在监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情况:监测有无心律失常,观察临床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的产生相关,如心悸、头晕、晕厥、低血压、严重休克、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加重。有无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室速、室颤、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某些征象可预示可能发生更危险的心律失常,如室早Ront、RonP现象、Q-T间期延长等。

监护人员应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错过任何可疑的心电信息,熟练掌握心律失常的心电分析,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如除颤器、呼吸机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抢救技术。2.4病情观察首先评估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的症状,如心悸、胸闷、乏力、晕厥等,观察其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定时测量病人生命体征,尤其应仔细检查心率、心律、脉率,心率、脉率的测定应在1分钟以上。对于房颤的病人应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并记录,以观察脉搏短绌的变化情况。注意病人的神志、皮肤颜色及温湿度、尿量等有无改变;对晕厥病人详细询问发作的诱因、时间及过程,注意心源性晕厥与排尿性、迷走血管性等晕厥的区别。心律失常病人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头晕、晕厥、气促、乏力等症状提示发生猝死先兆,应嘱病人立即停止活动,安置病人于半卧位,给予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心电监护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当病人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等猝死的表现时,应立即配合医师进行心肺复苏。2.5用药观察与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速度应缓慢。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的变化,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根据抗心律失常药的特点,做好相应的护理。如利多卡因大剂量使用时可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等。2.6心理护理心血管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之一,易受心理活动的影响,焦虑、紧张、情绪激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反之心律失常又可导致病人焦虑、烦躁和恐惧,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故应给予患者必要的解释和安慰,说明心律失常的可治性,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增加治愈的信心。对于功能性心律失常和轻度心律失常者,应鼓励老人正常的生活,避免过度重视及控制焦虑情绪,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技术,如全身肌肉放松、缓慢深呼吸;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或适当的娱乐,以分散注意力。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对过度紧张、精神敏感者可酌情应用镇静剂。2.7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包括:(1)对于偶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不需卧床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对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轻度心律失常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2)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指导患者饮食。(3)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理护理常规指导患者。(4)药疗护理根据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利多卡因可致头晕、嗜睡、视力模糊、抽搐和呼吸抑制,因此静脉注射累计不宜超过300mg/2h;苯妥英钠可引起皮疹、WBC减少,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WBC计数;普罗帕酮易致恶心、口干、头痛等,故宜饭后服用;奎尼丁可出现神经系统方面改变,同时可致血压下降、QRS增宽、Q-T延长,故给药时需定期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若血压下降、心率慢或不规则应暂时停药。3讨论心律失常的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受刺激,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饮浓茶,禁烟酒,不饮咖啡。不宜过度疲劳,脑力劳动者尤应注意不应过度劳累,保持足够的睡眠。

参考文献[1]袁英丽。马宁,高传娥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监护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83-84[2]周东烨中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及与冠心病关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880-881[3]刘洋,闫瑞芳,郭颖,等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观察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18e7):293-294[4]郑凌老年冠心病疗养员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7):625-626[5]何丽英老年疗养员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20-221[6]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护理常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1-32.[7]刘汴生,张思维.实用临床老年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075-1100.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

相关关键词

老年人 心律失常 护理正常心率为60~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 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称心律失常。临床表现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 胸痛 眩晕 心前区不适感 憋闷 气急 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院老年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常规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共发现心律失常患者24例。24例中男性14例,年龄60~92岁,平均76岁 女性10例,年龄60~80岁,平均71岁。1.2治疗去除病因和调整心律两部分,积极治疗弓起心律失常的心脏病和消除引起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调整心律的目的是制止发作,消除症状,避免由其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1.3对症处理(1)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①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用品。②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③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2)心脏骤停抢救配合①同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②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辅助呼吸器,并做好护理。③建立静脉通道,准确 迅速 及时地遵医嘱给药。④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⑤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⑥监测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3)电击复律。(4)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2护理2.1休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人的休息与体位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当心律失常导致胸闷 心悸 头晕时,应嘱病人采取高枕卧位 半坐位或其他舒适的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可使病人感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不适感 病室要求安静 温度适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某些心律失常与体位有关,如第二度Ⅰ型旁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在卧位时出现,立位消失,无病理意义 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第二度Ⅱ型及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发作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22饮食护理饱餐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加重冠心病病人的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