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

何小峰

何小峰

(贵州省习水县委党校,贵州习水564600)

摘要: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全面小康之要,民族复兴之本。在充分认识民生及民生问题主要内涵、改善民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生存性民生问题、安全性民生问题和发展性民生问题方面探索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民生问题概述;主要内涵;重要意义;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2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有句谚语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关注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必须面临和正视的课题。

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党的十八大继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全面部署,并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这个问题,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上的量化和倍增目标,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的明确信号,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

一、民生及民生问题的主要内涵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孙中山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的。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和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民生问题指民众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生活环境、社会安全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中,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呼吸上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

总之,民生问题的本质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得到实现。

二、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全面小康之要,民族复兴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和改善民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我们党从来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党历来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只有如此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二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能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具体的民生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可以使更多民众的购买力显著提高,从而拉动我们经济持续增长。

三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变迁,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活力,同时也带来诸多的矛盾和问题。现在的社会问题大都集中在如: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方面,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危害到我们社会的安全运行。为保证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要把民生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进行关注。

三、加强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要解决好生存性民生问题。

做好民生工作要把满足民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首要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

一是要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是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安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安居工程建设,正在兴建菁山公园等民生工程,有效改善了习水人居环境。

四是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急。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生活难题,加快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药有所值、医有保障。如习水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在习水县末脱贫的情况下,投入巨资,新建习水县人民医院、各镇乡人民医院,解决了习水县72万人的防病治病基础设施问题。

(二)要解决好安全性民生问题。

完善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既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解决日益凸现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及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然无恙,又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使人民群众在祥和、安全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要解决好发展性民生问题。

v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核动力。要在解决好生存性、安全性民生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文化等发展性民生。

一是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性问题,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习水县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本,正在扩建习水五中,新建绿州中学,筹建习水一中,努力办好习水县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等新兴传媒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宣传主阵地作用凝聚加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群众,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深入展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现代文明建设的热忱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只要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情、忧民之心、为民之志。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一定能将民生工作做得更好,一定能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一定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也就一定能凝聚全社会人民的力量把整个社会建设得更富裕、更文明、更和谐,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5]《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