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

甘昕

甘昕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视觉艺术不仅注重表现形式,同时也注重形式载体下的精神内涵。残缺美是思想的一种真实,能更好地突出内容。残缺的形态对于人的触动,其结果不仅是视觉的,更多则是心灵的。

关键词:视觉艺术残缺形式残缺美审美价值

一、视觉艺术中残缺的定义及艺术上残缺美的现象

1、视觉艺术中残缺的定义

残缺即不完整,残缺不全,不整齐、不规则、缺陷、破旧等,涉及图象的形状轮廓、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与完整相对应。视觉艺术中,残缺是具有偶然性的、不规则的痕迹和肌理,或呈现出不完整的形式结构。

残缺具有醒目有力的背离性,刺激人们的任何感官,产生感悟,起到说明、反问、反比、揭穿等功用,有力的映射了整体中所存在的缺陷与矛盾。在视觉艺术中,运用残缺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结果。现代设计强调视觉冲击力,力图通过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构图来吸引打动受众。关注度越高,广告效应就越强,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认可和成功。

2、艺术上残缺美的现象

艺术反映生活,有断裂与残缺的生活事实,就有关于这种反映残缺的艺术表现。视觉艺术中对残缺的审美是一种理论,是残缺的表象在认识上的升华。有时候,一幅未完成的素描、油画,由于它的简洁扼要和生动鲜明,比完成后的状态更具有魅力。

更深层的残缺美体现在不完整的形式结构中,它的典型特征是:笔断而意不断,形散而意连。廖廖几笔就可成像的绘画,缺省的或残缺的部分,靠图形暗示和心理联想来补充,俗称为艺术使用“减法”。中国书画推崇以意写形的残缺的形式结构,甚至保留大量空白,留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视觉艺术中的残缺形式

残缺的视觉形式结构是艺术简化的提炼。木刻和绘画中对真实客体的轮廓线条,常常表现出残缺不全。书法艺术中,文字的表现不同于一般书写的复杂丰富性、生动鲜明性。而这些文字都有着偶然性的、残缺的表象,如轮廓、笔痕等,这种直觉的、偶然的痕迹,意外的丰富了视觉图像的表现力。

视觉艺术中的残缺形式,它是简洁但又不是单调的痕迹,是复杂丰富又暗含着简化的趋势和张力的混合物。它是艺术织体中有机的、看似随意其实是合规律的一种重要视觉元素。

三、残缺的时间痕迹和生命之美

岁月侵蚀过的古代雕塑、建筑、壁画和绘画等,早已没有了以往的光泽和绚丽,只有单纯或极其微妙的色调,或只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体量,如古希腊的断臂维纳斯、中国秦汉兵马俑,又如北京圆明园和罗马竞技场所展现的那样。

围绕着断臂维纳斯究竟有无手臂以及是怎样的姿势这些难题,古今专家们做了多种尝试,结果发现都不如眼前的原型那么完美自然。似乎这种完美效果来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而有着缺陷的古朴之美,是名副其实的残缺之美。今天许多古建筑或修复一新或模拟重建,那种古朴之美和残缺之美便荡然无存,远远逊色于原型,是因为它们失去了“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样一种历史感,一种历史上遗留的生命的节奏或生命的痕迹。这也是艺术家们更喜好残墙断壁景色或陈旧物品的原因。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游者,在百年坎坷之后仍在这废墟前驻足凝视,因为它是残缺的。从它那所剩无几的断壁残垣,人们能想象出曾经的它是怎样的辉煌,面对它,人们不会忘记曾经的摧残,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它的残缺是一种悲壮的美。

四、视觉艺术中残缺的审美价值

1、残缺与完美

缺陷是相对于完美存在的,可相较之下缺陷更为真实,也最接近生活本色。你总能发现生活中的残缺,失衡。恰恰因为有诸多的缺憾,才让这浮世里的人们触到生活的真实,也就是残缺本身,它能唤起人某种特殊的感受,能激发人其他联想,在与完美的对比中,缺陷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从而具有了积极的意义。

2、残缺视觉艺术的“不全之全”

当人们看到一个残缺的东西时,必然会极力想让这个东西尽量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完形”,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压力”。这种“压力”调动了观赏者的思维,然后观赏者就会依据自己心目中的愿望去填补空白,使之完整、和谐,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

古希腊艺术家们在雕塑人物雕像时,十分注意眼睛的艺术处理,在雕塑眼部时,并不追求逼真的形似,而是不雕眼珠,用凹进去的“盲目”来显示人物的精神。反之,如果将人物的眼珠雕得圆溜溜地突出来,人们注意力将集中在眼睛上,从而削弱了对于艺术美的整体把握。那么,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古希腊人雕塑的“盲目”,并不是真的盲目,而是一种艺术的含蓄,一种传神的艺术手法运用。这看似不全的艺术作品,却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断臂的维纳斯,不会因为断臂而残缺不全,反之恰是这“不全”,才给我们留下自由想象的艺术美感。

3、视觉传达设计中“残缺的审美价值”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故意将图形原本完整的形态进行拆分,或者说将某些主体部分去掉,即破坏完整的结构,留下大面积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不一样的精神内涵。

实际上这就是“有”和“无”的关系。无带给人想象,可以万景入,蕴藉着一切和无限。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标志,主题图案是一个苹果,但看似圆形的形却出现了一个小缺口。正是这个缺口的存在,让整个图形具有广博的包容性。这个缺口是咬掉的?摔坏的?还是因为其它某种原因?带给我们比完整图形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正是这个小缺口的存在,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使我们记住了它。

“不完全的形”中残缺或空白部,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它能够造成人们在视觉或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停顿,这种停顿又能够突破某些视觉媒介的限制,形成“张力”,取得形式上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设计意味,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审美效果和传播力度。

结语

对视觉艺术形式的研究中,残缺艺术,与其它审美并无差异。残缺所带给作品的并不是优美的展示,只是残缺与美的强烈对比才产生美。残缺虽然与形式的完美相悖,但在不漂亮不好看的外观中,在不完美的甚至失败的结局中有一种内在的向上精神气质,同样会让人激昂。残缺美最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