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4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田朝晖

田朝晖

摘要: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数量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其质量却还有待大幅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是受高校传统的、与工业企业相脱节的工程教育模式影响的结果,提升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有赖于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校企间人才共享、实现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国际衔接。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竞争力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8-0041-03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数量与质量错位现状

在现代社会,工程已成为连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成为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一般都需要通过工程这一环节实现。工程实力成为影响各国科技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工程实力离不开人才队伍、尤其是工程专业人才的支撑;工程人才的养成离不开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塑造。这正是当前国际社会极大重视发展工程教育的根源。只有高等工程教育具有很高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工程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和优秀工程师,才能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曾指出,“具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1]。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工业与技术为载体的经济竞争成为国际竞争力核心领域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竞争力无疑是代表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关键领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而得到了不断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开设有工科专业的学校总数已达到1653所,占普通高校数的88.5%;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5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6%。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中工科学生数量已具有相当规模。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在全球已居前列。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7年以来,中国每年有80万本科生、100万高职学生进入工科专业学习,工程教育的入学规模不容小觑。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2002年中国授予的工程学士学位数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总和;以每年高等教育中工科学士学位获得者占所有学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来看,中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以2000年的数据为例,中国该项数值是美国的8倍、英国的5倍、德国的3倍、日本的2倍。[2]2006年中国培养了70万工程师,美国只有7万。[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数量规模庞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已是工程教育大国了,这无疑为提升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基础条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状况如何呢?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能够与工程教育的数量相匹配吗?

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评估工程教育质量高低可以从工科毕业生或工程师的能力素质水平来反映。从国际比较视野来看,我国工程人才质量的国际竞争力排名靠后,这与我国工程教育数量国际排名靠前存在显著错位。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不高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国内高校培养的工科毕业生素质与国内产业需求之间错位。《国际竞争力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主要国家经济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中国在“国内企业雇到合格工程师的容易程度”一项上的排名分别是2008年的第52位和2009年度的第36位[4]。中国在这一调查指标的排名长期不见起色。国内企业较难雇佣到合格的工程人才是不少企业家面对的难题。不少企业家对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科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5],因为工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主动工作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薄弱。

其次,国内高校培养的工科毕业生中创业人才匮乏。21世纪的工科毕业生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技术,又要善经营、会管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工科毕业生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人才无疑是具备了卓越素质的优秀人才。国内高校培养的工科毕业生一般只懂得技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人才还很稀缺。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创业型人才占毕业生总数的1.2%,而且这一比例随着教育层次提高而下降——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中创业型人才比例是1.9%,在本科毕业生中该比例平均是0.85%,而重点本科大学中该比例只有0.54%。[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培养了大量创业型工程师,至今仍有6万名该校毕业生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事企业家的工作,聘用着300万雇员,产值与世界排名30位左右的国家的GDP相当。[7]对比高等教育强国(如美国和日本)高达20%-30%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比例,中国工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亟需加强。

最后,国内高校培养的工科毕业生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不高。据麦肯锡季刊所做统计,中国2003年在岗160万工程师中,大约只有10%适合在外企工作。而发达国家在岗工程师平均66%能够达到跨国公司用人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6%。即使在亚洲,中国培养的工科毕业生达到跨国公司雇佣标准的比率仍较低。达到跨国公司雇佣标准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占各国求职人数的比例,中国为10%,菲律宾是20%,印度为25%,马来西亚为35%。[8]印度在2005年向世界输送了35万名工程师,之后每年迅速递增,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每年140万人。中国不仅应满足国内企业对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也应该应对国际市场对工程人才需求的挑战。这应该成为中国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人才战略。

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克服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困境的必然选择

反思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不振的原因,关键就是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不到位,这是我国工程教育较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的痼疾。建国后1959年制定的科学规划中开始强调科学、不重视工程技术,从此以后,我国出现强调科学、技术靠引进的趋向,科学教育在工科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工科院校把重心放在培养工程科学人才,即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而没有把重心放在培养工程学士、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上。[9]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有本质的区别。科学家从事研究发现,工程师进行创造发明;科学家的动力来自兴趣,工程师的动力则是功利;科学家研究包括人体在内的自然规律,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工程师主要从事工艺设计、进行产品开发,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综合;科学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科学论文,工程师的成果则是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正因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有这么多重要的区别,因此,培养工程师和培养科学家的教育体系应该是不同的。而问题恰恰在于,我国的工程教育体系长期按照科学教育体系展开,这种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工科毕业生理论知识学得多,但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学生缺乏工程设计思想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了解,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

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不到位的现象暴露的是工业企业与高校工程教育相脱节的软肋。这不但制约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且也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展工程教育、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有利时机,中国正行进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许多科技含量高、涉及领域广、工艺复杂的工程项目相继出现,社会发展对工程专业人才提出巨大的需求。“从总体上看,我国是工程大国,但目前我国还不能算是工程强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使我们可以完成像南水北调、三峡、载人航天等大型工程,但在大量的生产制造领域,我们的许多工程还远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和输送合格科技人才责无旁贷。未来10-15年,我国将持续目前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宏大的工程建设对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告别高校传统的、与工业企业相脱节的工程教育模式,选择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育情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单纯依靠高校一方力量开展工程人才培养工作,难免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全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界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发挥校、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和以直接获取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对策

工程人才的培养既是高校的任务,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合格工程师的培养要分别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际的体验三个阶段,这必须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工程教育面向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依靠工程教育,才能扭转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不到位的局面,有效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从而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1.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政府积极引导

透过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经验,可以看出纵然校企双方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相互合作,但政府的驱动和激励无疑能使校企合作锦上添花。高校拥有丰富的知识储量、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其科研活动直接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综合素质和知识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则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催生高技术产业的物质能力,其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政府具备资金和组织协调能力,是技术创新政策和环境的创造者和维护者,能够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校企合作需要政府驱动,才能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互利共赢。

政府积极引导、营造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首先应该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制度支撑和政策引导,推动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开展合作,明确校企合作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对于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的企业、积极参与或支持高校工程教育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并予以奖励,比如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其次,政府应该确保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力度。校企合作仅靠宣传与倡导还不够,要落到实处必须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可以着眼于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点,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招标,要求企业和高校合作联合申请科研项目,项目申报成功后,由政府直接下拨研发经费。参与这些研发项目的成员既有高校教师,也有企业的工程师或研发人员,此外,还要鼓励高校研究生、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组,这样才能达成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构建工程教育、生产、科研相结合的联盟,实现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

2.企业参与高等工程教育全过程

企业应该参与高校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建设,建立校企共创工程教育的办学体系,企业才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与能力结构、工程实习实践、毕业设计、乃至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等环节提出建议和要求,为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全程指导。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由于企业与高校长期缺乏有效沟通,高校工程教育某些专业设置范围偏大或偏小,课程设置“口径”较宽,面面俱到,导致专业重点不突出,部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结合不紧密,对此,企业可以提出调整专业设置和修改课程设置的建议,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其次,为了更新教学内容,企业可以积极推进高校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企业可以设立专项教育基金鼓励高校教师编写有特色的专业教材,教材当中涉及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内容可以由企业专家提供素材或直接编写。再次,企业在学生实践环节上更可以大有作为。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建立稳定规范的工程实践实习基地,通过工程实践让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此,校企双方可以协商采用本科生“3+1”培养模式、研究生“2+1”培养模式,保证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能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学生应该和学校、企业共同制订系统的实习计划,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要为其提供企业导师,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生产实际。最后,在学生就业环节,企业应着眼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长远发展,主动与高校加强联系,制定优秀毕业生引进计划。企业可以将学生工程实习与学生就业挂钩,将工程实习考核优良的学生招聘到企业任职,这既有助于学生尽早形成对实习企业的职业与岗位认同,也有利于企业提前开展对未来员工进行技术训练,从而降低企业对新招聘毕业生进行适应期培训的费用。

3.校企双方实现人才共享

我国的校企合作尚处于较浅层次,因而高校与企业资源整合利用的有效性还不强,包括企业和高校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均未实现充分利用和共享。从企业和高校各自拥有的人才资源来看,高校的专业名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学术前沿动态了如指掌;而企业的技术骨干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擅长技术开发,各有所长。整合校企双方人才资源、实现人才共享,需要校企双方从制度上为人才双向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制定易于操作和管理的具体办法。

高校既要鼓励本校师生“走出去”,又要主动将企业技术骨干“请进来”。所谓“走出去”,就是鼓励高校教师利用假期和各种机会,进入企业开展调研和项目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同时让学习能力强、修够学分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提高其实践能力。“请进来”就是高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共同与高校教师承担一些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双导师制”。

4.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国际衔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工程师职业国际间流动日益频繁,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势必不断开展。为了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国外纷纷建立了有效的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在2000年提出了21世纪工程师评估的11条标准;德国工程学科专业认证机构(ASIIN)在2004年推行欧洲认证工程项目(EuropeanAccreditedEngineeringProject)试图建立欧洲体系的工程教育认证,让通过ASIIN认证的毕业生获得“欧洲工程师”的资质;日本技术人员教育评估机构(JABEE)借鉴美国ABET评估内容,结合本国国情,设立了包括6项共同标准和16个领域专业标准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此外,不少国家实现了工程教育和注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例如华盛顿协议和APEC工程师制度等。我国应该意识到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工程师培养标准、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

*本文系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编号K50510080017。

作者简介:田朝晖(1975—),女,广东普宁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陕西西安,710071)。

[参考文献]

[1]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4.

[2]NationalScienceBoard.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EB/OL].Arlington,VA: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2004.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4/.

[3]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1.

[4]Schwab.K.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09-2010[R].GenevaSwitzerland:WorldEconomicForum,2009;Schwab.K.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08-2009[R].GenevaSwitzerland:WorldEconomicForum,2008.

[5]沈建华.校企合作建优秀工程师成长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7-10-12,第3版.

[6]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90.

[8]PorterME.China’sloomingshortage[J/OL].TheonlinejournalofMckinsey&Co,2005(10).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article_print.aspx?L2=18&l3=31&ar=1685.

[9]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3):1.

[10]李伯聪.工程创新是创新的主战场[J].中国科技论坛,2006(02):35.

[11]ConstantinOpreanetal.Paradigmshiftinengineeringeducation.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0(02).

责任编辑:郭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