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向照辉

向照辉(广东省高要市中医院526100)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18-03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润燥止渴类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疗效。方法按要求选择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阴补肾,润燥止渴治疗,对照组56例,只予以一般治疗。疗程均为半年,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总有效率51.79%,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及肾功能。

【关键词】糖尿病肾损害蛋白尿六味地黄汤临床观察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2.23亿,预计2025年将增至3.33亿,增长率高达72%,其中亚洲的增长率将达91%[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是全球范围内包括我国肾脏病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有1型或2型糖尿病病史,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诊断标准”,出现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据,并排除合并其他肾脏疾病者;DN分期参照《肾脏病学》[2]标准。

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慢性肾炎中医辨证积分标准[3]。

1.3病例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肾损害诊断标准及中医肾阴亏虚证标准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

1.4排除标准正在使用全身性皮质醇等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血管、肝、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血肌酐(Cr)≥707nmol∕L或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糖尿病肾损害的患者,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5一般资料本试验入选共112例,全部来源于广东省高要市中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病人,均经确诊为糖尿病肾损害及中医肾阴亏虚证标准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两组病例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其中试验组56例,男26例,女30例,最大65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6.63±9.62岁,病程最短4月,最长182月,平均病程144.56±10.10月。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最大65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6.02±10.27岁,病程最短5月,最长188月,平均病程145.40±9.20月。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方面的比较,其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1.6治疗方法对照组:在观察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对症处理,包括抗感染,降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口服,每日2次),降血糖(格列喹酮30mg,口服,每日2次),补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护肾等,不用开同类药物,并停用一切影响肾功能的药物,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予低蛋白饮食和优质蛋白饮食。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六味地黄汤(主要成分: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诸药加水煎至450ml,每次150ml,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半年,第一月每周复诊一次,第二月每二周复诊一次,以后每月复诊一次。

1.7观察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

1.8疗效标准[4]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尿蛋白定量<0,15g,血肌酐,尿素氮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下降40%以上,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无效:症状,体征,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善。

1.9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为没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病例临床总疗效比较,见表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9%,经Ridit分析,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试验组561928983.93

对照组5613162751.79

2.2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血肌酐变化比较(x-±s)见表2,治疗前后两组尿蛋白、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比较(x-±s)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肾损害当属祖国医学“消渴”、“水肿”等范畴,人体中蛋白质属身体中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属于中医“精气”、“精微”的概念范畴。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寓元阳,只宜固藏不宜泄漏。“精气”宜藏不宜泄,气不足,肾失封藏,关门不固,精微下泄而出现蛋白尿,精微的丢失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本病的病机为肾阴亏虚,具有普遍性,以阴虚为本,以阴虚为主要表现,与肾关系最密切,其发病基础为肾阴虚,病位主要在肾,病机重点在肾,病位始终不离肾脏,本病病本在肾。故治以滋阴补肾,润燥止渴。阴虚证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始终,是其基本的证型,尤其是肾阴的亏虚是糖尿病肾病转化及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主要矛盾,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与中医学之“血瘀”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且往往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并成为导致和加重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六味地黄汤就是根据上述观点,以滋阴补肾为主,临床用于糖尿病肾损害,疗效满意。方中熟地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药具有补肾固肾养阴、益精固精的功效。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泽泻:利水渗湿、泻热。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本方配伍特点为补益药中配利水通淋、活血化瘀之药,补而不滞,补而不燥,补而不腻,补而不留邪,寓补于泻,补泻相得,相辅相成。现代医学认为为;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的进行性积聚;后期为肾小球、肾小管问质的纤维化,最终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目前,认为DN的发病机制与糖代谢紊乱及由此所致的非酶糖化、多元醇通路激活、蛋白激酶C(PKC)激活,脂代谢紊乱、高血压所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遗传因素有关[5]。糖尿病早期存在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高滤过、高灌注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高压。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除糖、蛋白质、脂肪、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等因素外,还与微循环障碍、血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增高密切相关。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熟地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有强心,利尿,增强免疫功能[6],降血脂,降血糖作用,能增强造血功能。山药能改善蛋白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增加肾脏利尿机能,山药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山茱萸有利尿降压作用。泽泻降血脂,有轻度降血糖作用,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有降压作用。丹皮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血液流变性加快局部环。

总之,六味地黄汤符合中医滋阴补肾,润燥止渴的原则,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有较好免疫双向调节和提高抗应激作用,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提高免疫力,减少尿尿蛋白排出的作用,改善肾血流量,有利尿及降压,降血糖作用,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尿蛋白、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其总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9%,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观察左归汤的药理作用及对糖尿病肾损害的疗效,为改进它的配方来提高其对糖尿病肾损害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晓.糖尿病肾病治疗现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7,7(5):214-216.

[2]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6.

[3]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肾专业委员会.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标准[S].中医杂志,1996,37(10):627.

[4]庞举.补肾养阴汤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杂志,2005,13(18):57.

[5]高国丽,车光升,董瑶,等.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2254-2255.

[6]熟地.见;雷载权主编.中药学[M].第6板.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