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心包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儿童急性心包炎护理

杨玉芳

杨玉芳(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345-02

【摘要】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包病变,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常伴有心包积液,可同时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临床特征包括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异常心电图变化。

【关键词】儿童急性心包炎护理

急性心包炎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急性心包炎的病因较多,新生儿期主要原发于败血症;婴幼儿期多并发于肺炎、败血症;年长儿多发生于风湿热、结核病、化脓性或病毒性感染,偶可见于类风湿病、尿毒症、肿瘤或其他结缔组织病。其中以化脓性最多见。其病理改变为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心包腔内有纤维蛋白性及渗出性心包积液,可为脓性、纤维素性、血性。

一、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我院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儿童急性心包炎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自10~108个月(平均7岁7个月),其中5~14岁7例,占64%。入院时病程0.5~108个月(平均22个月)。病程6个月以上的6例。

二、临床表现

急性心包炎早期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或心前区疼痛,以后随着心包内积液量的增多,可出现心包填塞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乏力、心动过速、浮肿、颈静脉怒张、奇脉,甚至休克。心包积液使邻近支气管、肺组织受压而导致呼吸困难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胸闷、咳嗽、大汗淋漓等,还表现为发热、心悸、出汗、食欲不振和乏力等全身症状。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可出现心包摩擦音。

三、诊疗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心电图显示QRS低电压、T波改变和S-T段偏移;心脏超声显示心包腔内含液性暗区,并可估计心包积液的量、部位及动态观察积液量的变化;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心脏外形呈烧瓶样,其底部随体位而变化。心包穿刺可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和病因,有助于心包炎的诊断。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改善心脏压塞症状,解除循环障碍。胸痛明显者可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必要时可使用杜冷丁或吗啡。化脓性心包炎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可进行全身用药或心包腔内注入;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结核疗法,必要时行心包穿刺抽出渗出液;风湿性心包炎按风湿热治疗,心包积液可自行消退。以上三种心包炎出现心包积液时,均宜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尿毒症性心包炎可行人工肾或腹膜透析;病毒性心包炎无特效药物,应进行综合治疗。心包穿刺可抽出心包积液,解除心包填塞症状,有助于病因鉴别。另外可通过心包穿刺术进行心包腔冲洗或注入药物而达到治疗目的。化脓性心包炎必要时可行心包切开引流术。

四、临床护理

1.护理观察

(1)观察全身症状急性心包炎患儿因病因及个体反应不同,全身症状差异较大,可出现发冷、发热、心悸、出汗、乏力。感染性心包炎者多有毒血症状,如发热、畏寒、多汗、困乏、食欲不振等。结核、肿瘤、尿毒症性心包炎可有咳嗽、咳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脉搏、心音等变化,观察脉压大小、肝脏是否肿大、有无心包摩擦音等。

(2)胸痛或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阶段。疼痛部位在心前区或胸骨后,亦可向左臂、左肩、左肩胛区或上腹部放射。多呈尖锐的剧痛或沉重的闷痛,可随呼吸、咳嗽、吞咽、体位改变而加重。偶可位于上腹部,类似“急腹症”。

(3)心包积液压迫症状当心包积液达200~300m1以上或积液迅速积聚时可产生急性心包压塞征。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紫绀、乏力、上腹部疼痛、浮肿、心动过速、心排量下降、动脉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出现奇脉,甚至发生休克。

(4)心包积液对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压迫肺、气管、支气管和大血管时可引起肺淤血、肺活量减少、通气受限,使呼吸浅促。气管受压可产生咳嗽和声音嘶哑。食管受压可出现咽下困难症状。患儿常被迫采取前卧坐位,以使心包渗液向下、向前移位而减轻压迫症状。

(5)呼吸困难是心包炎心包渗液时最突出的症状,主要是为避免心包和胸膜疼痛而表现为呼吸浅快。当发热、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腔压塞,邻近支气管、肺组织受压时,可使呼吸困难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胸闷、乏力、大汗淋漓等。

(6)心包摩擦音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在心前区均可听到,但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胸骨下部和剑突附近听诊最清楚。当心包积液使两层心包完全分开时,心包摩擦音消失;如两层心包有部分粘连,虽有大量心包积液,有时仍可闻及摩擦音。

(7)用药观察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的患儿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库兴综合征、继发感染、骨质疏松、高血压等,一旦出现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预防或对症处理。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护理措施

(1)休息与饮食保持环境安静,保证休息,发生心包填塞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坐位、坐位或前倾卧位,以保证患儿舒适。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心功能不全或水肿患儿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2)对症护理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心前区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必要时注射杜冷丁或吗啡等,也可采用针灸或耳针治疗,以起到止痛效果;出现心包压塞症状时,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紧急处理准备,协助医师行心包穿刺术或心包切开引流术。

(3)心包穿刺术护理心包大量渗液或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可行心包穿刺术抽出渗液,减轻压迫症状。术前向患儿及家长解释心包穿刺的目的、方法及术中如何配合,配合困难者酌情给予镇静剂。术中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儿的呼吸变化及主诉,若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胸痛、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减缓抽液速度或停止抽液,对症处理。详细记录抽出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4)心包引流注意事项避免心包腔内继发感染,保持引流处敷料清洁、干燥,引流口周围皮肤每日消毒。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如管腔堵塞应及时冲管。加强巡视,安慰患儿,以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指导患儿有效呼吸技巧,学会腹式深呼吸,以减轻胸部疼痛。

五、讨论

1.尽量避免急性心包炎的诱发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过度劳累、外伤、化脓性感染等。积极为患儿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出院后需继续服药者,如结核性、风湿性心包炎患儿恢复期仍需继续抗结核、抗风湿治疗,应向家长详细交代服药剂量、时间、用法及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并定期复查。患儿恢复期可适当进行体格训练,以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2.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避免与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接触。感觉不适时及时向家长诉说,以便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杜瑞云.小儿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及早期诊断探讨:附50例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4,12(6):388-389.

[2]刘豫阳,程隽永,宁寿葆.小儿心包炎53例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4,12(6):386-388.

[3]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