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6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60例

齐日迈贺玉良郭红艳

齐日迈贺玉良郭红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耳鼻喉科内蒙古临河015000)

【中图分类号】R7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108-01

【摘要】本文探讨了儿童腺样体肥大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转归的影响。2005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我科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60例慢性鼻窦炎的儿童实施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鼻窦炎。术后1年随访,6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无并发症出现。结果显示,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和转归起到良好的作用,适用于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鼻窦炎的儿童。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和慢性鼻窦炎在儿童是很常见的疾病。在8~10岁的儿童腺样体会逐渐萎缩,鼻堵,张口呼吸,入睡打鼾等症状会好转[1]。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切除腺样体可以使常规的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得到很高的治愈率。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行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并伴有慢性鼻窦炎的儿童95例,其中随访的60例。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病例资料均来自我院耳鼻咽喉科,男37例,女23例;年龄3~12岁,病程10个月~5年。患者以鼻堵、大量黄脓涕、张口呼吸、入睡打鼾、嗅觉障碍、头痛、咳嗽、胃肠功能紊乱、恶心等症状之3个以上就诊,均在门诊反复多次诊疗,经过置换疗法及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所有病例术前均经纤维鼻咽镜检查双侧鼻腔及鼻咽部,并进行鼻窦CT或瓦氏位片及鼻咽侧位片的检查确诊。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进行鼻窦炎分型分期[1]:Ⅰ型1期11例,Ⅰ型2期24例,Ⅰ型3期20例,Ⅱ型1期4例,Ⅱ型2期1例,Ⅱ型3期0例,Ⅲ型0例。所有患者均有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者25例,慢性扁桃体炎者36例,鼻中隔偏曲者31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经口腔插管全麻,头仰伸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置Davis开口器,合并扁桃体肥大者先行扁桃体切除术。使用两根8号导尿管分别从双侧前鼻孔经下鼻道插入鼻咽部,由口腔导出,拉紧导尿管,将软腭向前上方提起并固定,充分暴露鼻咽部。用0°鼻内镜经鼻腔伸入鼻咽部,检查腺样体大小并选择适当的腺样体切割钻,在鼻内镜直视下将切割钻自口腔送入鼻咽部,避开双侧咽鼓管圆枕,准确刮除增生的腺样体组织,用带线棉球压迫鼻咽部止血。3~5min后取出棉球,在鼻内镜直视下,反复检查创面出血情况,必要时使用双极电凝止血。止血后取下导尿管,吸净鼻腔及口咽部分泌物。合并鼻息肉者,术前收缩鼻腔,术中在鼻内镜下单纯摘除息肉,填塞适量的膨胀海棉压迫止血。患者苏醒后拔管。术后综合治疗,包括鼻腔冲洗,抗生素.激素.黏液促排剂应用等[2],5~7d出院。

1.3疗效判定

术后1年随访,纤维喉镜检查鼻腔并复查鼻窦CT。参照海口会议标准:鼻塞、脓涕等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鼻道无脓性分泌物,鼻窦CT扫描正常,为治愈;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鼻道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鼻窦CT示窦腔积液基本吸收、黏膜肥厚水肿减轻,为好转;症状无改善,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

2结果

随访的6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无效的5例患者中Ⅱ型3例,Ⅰ型2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中耳炎均治愈。

3讨论

儿童期正是颌面骨、鼻窦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其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在发病因素和治疗方法上有别于成人。儿童腺样体肥大者,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通气及分泌物引流,腺样体经常发炎成为细菌隐藏和繁殖的场所。且儿童免疫力低下,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都是儿童易患鼻窦炎影响因素。儿童期鼻道相对较窄,鼻窦黏膜相对厚,窦口较长而狭小,黏膜功能不完善,不利于分泌物排除,许多患儿不会擤出鼻涕,使鼻腔鼻咽部粘膜常年与脓性物接触,存在慢性炎症;另外,黏膜血管丰富,有利于细菌繁殖。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腺样体肥大很难通过药物或其他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且伴随儿童的整个发展阶段,常合并打鼾、张口呼吸、鼻塞、恶心等,甚至出现发育障碍、反应迟钝等情况。现在许多专家主张通过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我科对60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后1年进行随访,总有效率为91.6%。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转归有明显的疗效,适合于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但Ⅱ型2期患者有一定的复发比例,对腺样体切除术干预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及Ⅱ型3期、Ⅲ型的患者应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我们采用鼻内窥镜直视下刮除腺样体可以避免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盲目性较大,容易残留、副损伤大等,做到无残留,无并发症出现,自从我科开展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对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治愈率在98%以上,术后无耳闷、自听增强、复发或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现象。总之,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和转归起到良好的作用,对鼻窦炎的治疗得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S].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5):134.

[2]周兵,韩德民,刘华超.中华耳鼻喉科杂志少年儿童鼻内镜手术远期疗效及相关临床因素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