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和过氧化氢协同消毒在血站采血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臭氧和过氧化氢协同消毒在血站采血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武艳明

武艳明(河南安阳市中心血站455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373-02

【摘要】目的对臭氧法与过氧化氢同时使用与两者单独使用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采样。结果单用臭氧消毒的杀灭率为87%,单用过氧化氢消毒的杀灭率为88.1%,而两种消毒方法协同消毒的杀灭率为94.3%,明显优于单一使用一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论同时使用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喷雾及臭氧消毒可提高消毒效果,对采血室等较大空间的空气消毒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消毒空气协同臭氧过氧化氢

血站采血室是血站的窗口部门,人流量较大,其空气消毒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用于空气环境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消毒法(过滤除菌法、紫外线消毒法、臭氧消毒);化学方法为气雾熏蒸或喷雾消毒(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目前文献报道使用的多为单一的化学法或物理消毒法,但由于受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单用一种方法消毒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将化学和物理两种消毒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可能使消毒效果大为提高。为此对臭氧法与过氧化氢同时使用与两者单独使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空气采样的空间安阳市中心血站采血室,面积43m2。

1.2消毒设备与试剂多功能臭氧机(成都肯格王三氧消毒机SJG/GKGW/XDJ/G100);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

1.3试验分组A组:单用臭氧发生器;B组:单用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C组:两种方法均用。

1.4操作在连续的6周,对血站同一采血室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消毒。为保证消毒操作及结果的可比性,轮流每周用一种消毒方法,每天下午对采血室分别进行消毒前及消毒后空气菌落计数,A组、B组、C组每种方法检测10次,取其平均数。

1.5消毒方法A组:打开多功能臭氧机,室温下(15℃~20℃),臭氧浓度≧20mg/m3后作用30min。B组:室温下,按50mg/m3的量使用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采用气溶胶喷雾,喷雾后作用30min。C组:两种方法同时使用30min。

1.6菌落计数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操作规程,在消毒前后分别在采血室的东、南、西、北、中选择5点,距墙1m、与地面垂直高度150cm放置9cm直径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皿一个,暴露5min,然后置于36℃±1℃培养箱中培养48hrs。

1.7空气中的细菌杀灭率的计算杀灭率=[(消毒前菌落数一消毒后菌落数)/消毒前菌落数]×100%。

2结果

2.1监测结果本次监测结果表明,单用臭氧消毒的杀灭率为87%,单用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的杀灭率为88.1%,而两种消毒方法协同消毒的杀灭率为94.3%,明显优于单一使用一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三种方法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计数结果见表1。

3讨论

臭氧由于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及穿透能力,也是目前空气消毒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但其消毒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房间的密封性要高,不能超体积范围使用,在空气湿度为≧70%条件下使用效果较佳,在低湿度或很高湿度下其消毒效果均不理想[1]。过氧化氢的杀菌作用是分解后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如-OH基,活性氧衍生物等,这些自由基是大气的基本成分,使用后无污染[2],由此,过氧化氢能以气溶胶的形式应用于空气消毒。近年的研究发现,过氧化氢与多种屋里和化学因子具有较好的协同杀菌作用[3]。因此对较大空间的空气消毒试验的结果分析,单纯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臭氧消毒其效果均能达到《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的质量标准血站采血室空气菌落数为杂菌数应≤500cfu/m3,同时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要求,其杀灭率与文献报道相近,但其效果均低于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分析其原因,一是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提高了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提高了臭氧及过氧化氢本身的杀菌能力;二是过氧化氢与臭氧均具有氧化作用,其两者同时使用时,氧化作用具有叠加性。

4结论

同时使用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气溶胶喷雾及臭氧协同消毒可提高消毒效果,对采血室等较大空间的空气消毒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春英、薛广波、居喜娟.沿面放电产生的臭氧空气中微生物杀灭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1999;16(2);84.

[2]任信荣,邵可声.OH自由基绝对标定系统的简历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0;20(6);688.

[3]章迎春,张行燕,蒋兴祥,等.碘化钾和过氧化氢协同杀菌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0;1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