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

黄孝玲1孙丽2

黄孝玲1孙丽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2吉林省肿瘤医院长春130012)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病毒性脑炎中早期康复护理对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病毒性脑炎且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60人,按照患儿家属的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有患儿32人,对照组中有患儿28人,为实验组中的患儿提供早期康复护理,为对照组中的患儿提供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中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应推广使用。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康复护理运动功能障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084-02

在小儿中枢神经感染性病中,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通常情况下能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没有经过积极治疗或病情较重的患儿,容易造成脑组织受损,会为患儿带来程度不同的后遗症,这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能够治疗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怎样帮助患儿最大程度的恢复,让其能够生活自理,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2]。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帮助患儿恢复运动功能、改善预后、降低后遗症严重度等。文章对在我院使用康复护理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效果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病毒性脑炎且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60人,按照患儿家属的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有患儿32人,对照组中有患儿28人。实验组中男性18人,女性14人;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0岁,中位年龄为(5.7±1.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病程为(2.9±1.7)天;其中有12人,左侧瘫痪,15人右侧瘫痪,5人四肢瘫痪。对照组中男性17人,女性11人;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11岁,中位年龄为(4.8±1.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病程为(3.2±1.4)天;其中有10人左侧瘫痪,12人右侧瘫痪,6人四肢瘫痪。两组患儿经头颅CT扫描、脑脊液常规、脑电图、病毒抗体等检查,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均为:肌肉痛、发热、食欲不振、畏光、四肢乏力、腹泻等,同时白细胞数量与颅内压升高。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瘫痪位置、病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中的患儿提供降温、降低颅内压、镇静止惊、营养脑细胞、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抗脑病毒等综合治疗。

1.2.2实验组

等实验组中的患儿度过急性期并且病情稳定后,在对照组中患儿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为患儿提供高压氧、运动疗法、穴位按摩等综合康复护理。

1.2.2.1高压氧按照患儿年龄的大小,为患儿选择不同的高压氧舱,每天使用高压氧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1小时,10天为1个疗程。

1.2.2.2运动疗法使用支架将被子架空,防止患儿的足部受压迫,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触碰患儿的脚心,防止条件反射引发痉挛,帮助患儿进行关节、肢体被动活动,反方向帮助患儿活动肌肉,每天活动两次,每次活动30分钟,直到上肢能碰到肩关节和肘关节,下肢能弯曲到膝关节[4]。运动幅度应逐渐加深,缓慢牵拉痉挛肌腱、肌肉和关节周围组织,患儿在痉挛期内,护理人员应让患儿手握柱形物体,做上肢屈伸运动,强化上肢。

1.2.2.3穴位按摩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对患儿的不同穴位进行按摩,对于上肢瘫痪的患儿可以按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对于下肢瘫痪的患儿可以按摩风市、环跳、太冲、三阴交、绝骨等穴位。

1.3评价标准

使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5],评价内容包括:侧卧到侧卧、侧卧到床边坐、保持坐姿平衡、坐位到站位、行走,总分为80分,55分为合格[6]。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代表两组患儿的计量数据,并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将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的检验标准。

2结果

使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比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详情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中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表1对比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分组例数(n)治疗前治疗后

实验组3247.2±10.873.9±19.6

对照组2846.5±9.459.4±17.3

t值1.21811.743

P值>0.05<0.05

3讨论

病毒性脑炎主要是因病毒直接侵犯并感染中枢神经引起的,受感染的脑组织经常会产生软化、水肿、坏死、代谢物质潴留、缺少营养等不良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脑缺氧、细胞弥漫性损伤等[7-8]。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应根据患儿的病症使用药物进行具体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等患儿的病情稳定后为其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包括:高压氧、运动疗法、穴位按摩等综合护理[9]。病毒性脑炎患儿因中枢神经受损,会出现长时间昏迷,由于缺少运动,四肢肌肉逐渐萎缩,经过运动疗法与穴位按摩,刺激患儿的运动神经,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四肢血液循环状态,具有调节肌群的作用,促进脑细胞复苏,最终使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麦坚凝,张群英.小儿病毒性脑炎损害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19(17):450-452.

[2]吴红艳.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2,21(12):171-173.

[3]满力,高明全.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38(13):205-207.

[4]陈慧.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1(19):807-810.

[5]李哲志,冯晶,向顺莲,等.Bobath技术对病毒性脑炎偏瘫患儿的康复疗效[J].现代康复,2011,25(11):186-188.

[6]吴保敏麦坚凝.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9(17):385-388.

[7]杨美芬,万强,杨琼,等.高压氧综合治疗早期小儿病毒性脑炎85例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1,16(11):151-152.

[8]吴慧丽,阎莉,郑健刚,等.阎莉教授针刺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经验[J].陕西中医,2009,28(11)151-156.

[9]黄艳,刘建光.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8,13(12):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