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 1

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魏丽云

魏丽云(黑龙江省安达市医院1514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315-02

【关键词】急性腹膜炎护理

急性腹膜炎按病因分为继发性腹膜炎和原发性腹膜炎。

[护理评估]

(一)护理病史

1.主观资料:

询问患者:

(1)起病情况:腹痛开始部位、性质、程度和变化,发病时有无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

(2)有无暴饮暴食、长期发热、心窝部或肝区疼痛、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小儿)、月经不调和腹部外伤史等。

2.主要表现:

(1)腹痛:疼痛程度随炎症的轻重有所不同。患者一般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因深呼吸、咳嗽、翻身时加重,故不愿变动体位。在原发病灶处疼痛最显著。

(3)发热:一般患者伴有发热,突然发生的腹膜炎,开始体温可正常,以后逐渐升高。

(4)感染中毒:腹膜炎进入严重阶段时,常有高热、大汗、口干、脉速、呼吸浅快、神志恍惚等全身中毒表现。后期则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浅快、皮肤湿冷,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症状。

(5)腹胀:肠麻痹患者有明显的腹胀。

(二)护理体检

客观资料:

1.一般情况:神志、表情、面貌、舌苔、巩膜黄染、呼吸、脉搏、血压和体位等。

2.腹部检查:腹壁是否随呼吸运动,腹胀程度,腹肌紧张范围、程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肝浊音界和移动性浊音等。

3.直肠指检,注意膀胱直肠窝(子宫直肠窝)有无触痛、波动感或膨隆。

[护理措施]

(一)治疗原则

应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病因,并使腹腔内渗出也尽快局限、吸收或通过引流消除。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变阶段及不同状况,采取手术疗法或非手术疗法。

1.非手术治疗:

(1)患者行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

(2)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给予输入晶体、胶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补充营养。

(3)药物治疗:联合应用抗生素,以防治感染,同时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

行非手术疗法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手术准备。

2.手术疗法:行剖腹探查术。包括去除腹膜炎的病因;清理腹腔,吸净腹腔内腔液及粪便;引流腹腔内继续产生的渗液,使炎症得到控制、局限和消除,防止腹腔脓肿发生。

(二)护理要点

1.非手术疗法护理及术前护理:

(1)同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术前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情况,了解有无休克及呼吸功能障碍征象。

(3)观察腹痛: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范围的变化。如疼痛持续加剧,范围增大,则为炎症蔓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处理。

(4)禁食:急性腹膜炎需禁食,以免加重肠麻痹所致的腹胀和呕吐。胃肠道穿孔的腹膜炎必须绝对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漏出,待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方可进食。

(5)卧位:无休克的患者,应取半卧位,有利于腹内渗出液积聚在盆腔而局限、吸收。半卧位时,臀部受压力大,护士应协助患者改换受压部位,防止褥疮发生。

(6)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胀气,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减少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有利于炎症局限和促进胃肠道蠕动的恢复。

(7)观察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静脉输液通畅,遵医嘱补充适当的晶体和胶体。

(8)补充热量与营养:急性腹膜炎患者消耗大量蛋白质且代谢率高,需及时输血、白蛋白等,以增加机体的热量与营养。对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应及早采用完全胃肠外高营养,以补充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增加其机体抵抗力。

(9)镇静、止痛:原发病未确诊者,禁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妨碍作出正确诊断。已明确者,可适当用镇静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2.术后护理:

(1)同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尿量、呼吸功能,观察有无脱水、休克和代谢紊乱情况。

(3)卧位:患者麻醉未清醒前行平卧位,清醒后给半卧位。

(4)禁食和胃肠减压:术后患者应禁食及行胃肠减压,待其肠蠕动恢复,出现排气后,可拔除胃管,开始进食。

(5)腹腔外流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如引流液为脓性,应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

(6)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水电解平衡,遵医嘱给予输入晶体和白蛋白、全血,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及热量。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①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及翻身,以利腹腔渗出液流至盆腔,预防腹腔发生脓肿。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多久病体弱,机体消耗大,长时间半卧位,骶尾及臀部受压时间久,影响局部血运,故应做好预防褥疮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