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防控管理研究秦建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防控管理研究秦建建

秦建建王丹凤

德州天洁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环境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介绍化工企业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资源配备、事故废水截留收集及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依据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部门管理要求,对企业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化工行业;环境风险;风险防控管理

引言

近四十年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问题突出,尤其是环境风险加剧,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通过降低环境质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从而能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产生损害事件的可能性。按照风险事件分类,可分为突发性环境风险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风险高发的时期,环境风险管理涉及的领域广、环节多,加强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是有效应对环境风险,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及欧洲等环境风险管理进展、体系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实际,对我国环境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提供借鉴。

1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概念

现阶段来看,环境风险管理的定义比较复杂,其中最为突出最具有合理性的两种观点如下:第一,狭义上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其认为环境风险管理是对风险评估进行的一个继续式的处理,以风险评估工作的结果作为基础设计有关的管理方法,从而保证环境风险得到缩减。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科学家就认为,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有些明显的区别,不能盲目的把它们等同于一个概念,风险评估是利用科学技术和思路进行的理论性研究,为风险管理提供支撑,而风险管理工作中进行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需要考虑到政治经济等很多方面的。第二,广义上的风险管理。这种思路中,认为风险管理指的就是环保工作中一切与环境风险有关的内容。其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有关部门利用的管理思路,对系统化的环境风险禁止分析最终给出应对策略,尽可能的缩减投入,利用更少的资金完成最佳的风险防控,这就是广义风险管理。

2化工企业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2.1环境风险认知不足重视不够

从今年以来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公开曝光的一些案件来看,一些地方的政府和企业对于“环境风险”的认知或准备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防范意识。按照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有关规定,对于涉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业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预评价,对易形成环境风险的累积性问题需要分析和预警。然而,从当前暴露出来的环境风险管理问题来看,多呈现出“被动型”“事件驱动型”等特征,一些企业根据立项审批、安监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但却存在风险源识别不清、累积性长期性风险预测不准、风险应急方案无可操作性等问题,对环境风险评价并未落到实处。

2.2环境风险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现有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聚焦于突发性环境风险的应急与事后处置,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风险法规体系,特别是重金属及化学品累积性环境风险管理立法进程比较滞后。目前,我国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关注及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应用已进入实践阶段,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风险评价的应用仍存在局限性,其对环境风险防控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3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

较多风险企业还未按国家最新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对于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企业,应急预案大多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并且疏于进行应急演练,从而导致当环境事故发生后,耽搁救援的最佳时机,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2.4应急资源及应急机构的配置

企业应急资源及应急机构的配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所配备的应急资源数量及种类参差不齐;(2)企业未建立对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维护制度,无法保证应急资源的有效性;(3)企业对应急人员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导致环境事故发生后,应急人员由于职责混乱,无法及时有效处理事故;(4)企业未按要求与相邻单位或组织签订应急救援互助协议。

3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对策探讨

3.1构建完善的企业环保机制

首先,化工企业应成立环保机构,实行领导责任制,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要领导,构建环保技术监督网络,对生产过程和废物排放进行层层监督。其次,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分工和职责范围,以及技术管理和污染治理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定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保证排放的污染物含量达到国家标准。最后,建立培训制度,对员工开展分层次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防止污染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污染预防与应急处理培训,将培训作为长效机制。

3.2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制度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方,在污染治理控制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环境风险制度的可行性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在这方面,需要尽最大可能性的将企业环境风险管理防控的作用发挥出来。对企业的园区进行评估、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和上报、一旦发生问题的应急处理方案等等。

3.3推进企业环境风险信息披露及环境污染损害责任追究

促进企业建立内部环境风险责任体系,强化企业环境风险信息披露,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污染物排放及治理信息、危化品贮存使用信息等,为风险源评估、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也通过公众监督力量,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行为。通过环保巡查、督察,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通过完善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工作,推进环境污染损害责任追究;通过完善环境高风险领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引导企业和居民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使污染事故承担从政府和社会转向企业,从行政处分为主转向法律制裁为主。

3.4公众风险知情与自我防范制度

不断的提升和强调员工参与、把公众的监督能力发挥到最大化,让他们能够明确在环境风险发生的时候如何进行自我救护。主要就是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问题群众举报制度、对环境风险进行的听证制度等等。同时,在中国工业化发达的重要时期,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污染转移、产权出售、污染种类愈加复杂都成为了全新的环境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也是制度中必须要含有的内容。

3.5做好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贯穿于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始终。只有全面加强事前预防、着力做好事中响应,高度重视事后管理,才能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损害程度。从各国经验来看,各国环境风险管理已经进入建立综合防控体系,开展预警应急管理的阶段,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根本转变过度重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观念,提高对事前预防、事后管理的重视程度。集中精力抓预防,坚持防控在前、预警在先,排查风险,防患于未然。

3.6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首先,企业应结合当地政府制定的排污指标和环保规划,合理确定环保目标,将生产与环保结合起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掌握环境保护现状和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及污染治理设备,密切关注排污情况。再次,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转制定标准规范,对排放点进行全过程监督,对设备做好相关记录,确保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后,对现有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升级,建立清洁生产示范试点,逐渐提高环保指标,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善,为了提升中国的环境保护质量、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加健康的生活条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十分有必要。从整体上对环境的风险管理和预防控制进行分析,以一种全局性的眼光进行规划,从企业、政府、个人等几个角度分别建立不同的制度进行管理,提升政府职能、增加企业环境保护力度、保证个人监督管理,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基于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设计[J].陈金思,汪向阳,周基建,陈勇,朱扬帆.环境工程.2015(S1).

[2]国家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1-8.

[3]戴婧,马宗伟,毕军,等.环评与环境风险全过程协同发展对策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1):1-4.

[4]马旭辉,樊金花.基于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7(2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