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的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的问题分析

吕璐宋子莲郝玉霞刘玉华

吕璐1宋子莲1郝玉霞2刘玉华2

(1辽宁省大连市铁路卫生学校辽宁大连116000)

(2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270-01

【摘要】目的对邻近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使护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实习中,圆满的完成实习任务。

【关键词】实习前问题干预

2012年5月,我们对我校护理专业的大、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解决。

1存在问题

1.1角色发生改变护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中,少有照顾他人健康的意识和主观愿望。尤其是中专护生学历偏低、年龄较小、社会适应能力差,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临床护理经验,非常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

1.2沟通能力不足护生进入医院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和群体,护生涉世不深,不知道如何与带教老师、患者及其他人员进行沟通。

1.3自信心不足护生对在校内训练的基础护理操作,不知道是否适应临床的需求,并且真正实施到病人身上是否使病人满意比较茫然。

1.4就业压力增大进入实习阶段,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学生关心的是实习医院可否接纳优秀毕业生。但是,现在的三甲医院或二甲医院对中专护士就业的空间太狭小,以至于她们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实习上。

2干预方法

2.1加强情感教育由学生科或班主任老师讲解实习的重要性,请优秀毕业生和临床优秀带教老师讲解实习医院的相关要求,包括语言、行为、服饰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

2.2制定护理实习规程实习手册的设置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实习规范和专业内容,不仅约束学生,而且约束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

2.3请心理辅导教师介入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干预,教会学生增强耐挫力的方法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1],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实习前的思想出现较大的波动。

2.4加强学校和医院之间的协作对于优秀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2.5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尽可能将课间见习的时间集中统一在一周至两周左右,使学生对医院有一个先期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黎清平.带教护生存在问题及行为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