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的同性恋观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当前大学生的同性恋观调查

王汶涛李顺翟梓清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一、调查背景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发生着转变。西方国家对同性恋的态度由抵触到慢慢接受到如今十几个国家对同性恋的婚姻的合法化。中国对同性恋的态度到2001年新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才将同性恋从精神病中剔除。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同性恋组织的不断宣传维权,各种运动的展开,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现状才稍微有所缓解,但依旧面临着社会的压力,特别是社会和父母的压力,同性恋就业遭受歧视的问题也是频出。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员,对待这些问题的看法对于研究同性恋群体来说是很重要的。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在2019年5月28日至2019年6月1日期间,采用问卷法对40名2017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12个问题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对同性恋现象成因的认知。(2)对同性恋现象产生的社会影响的认知。(3)对自己身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最终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19名,女生21名。对象在填写问卷时均表示同意及理解问题。

三、数据分析

(一)对同性恋现象成因的认知方面

有67.5%(27个)的同学认为同性恋是先天形成的心理现象,有52.5%(21个)的同学认为是成长培养教育形成的,有82.5%(33个)的同学认为是生活环境影响到的,有32.5%(13个)的同学认为是社会压力导致的,5%(2个)的同学有其他看法。从归因来看,现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普遍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像古罗马时那样有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或基督教中认为同性恋是异教徒,是罪恶之人的想法,而能够较为理性客观地分析同性恋现象的成因。

(二)对同性恋产生的社会影响认知

有72.5%(29个)的同学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情感选择,70%(28个)的同学认为是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现象,17.5%(7个)的同学认为是另类新颖的时尚潮流,10%(4个)的同学认为是变态的心理同学,有2.5%(1)个同学认为这是可能会危害社会的行为。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即便在大学生群体——这个受过高等教育,视野丰富,思想前沿的群体里,仍然有少数人对同性恋者存在一些误解和排挤,认为同性恋是可能会危害社会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我们父母辈和爷爷奶奶辈的群体里,同性恋将更是一种他们无法理解和忍受的存在。

(三)对自己身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

有62.5%(25个)的同学认为如果自己的亲密朋友是同性恋,自己会表示理解,并且支持TA。有30%(12个)的同学认为自己能接受,但以后的交往中会有心理障碍。有7.5%(3个)的同学认为自己会试图帮TA扭转性取向。没有人表示自己并不能接受,会与TA绝交。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同性恋行为的包容度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人对于同性恋好友都能选择理解并支持,即便有人认为同性恋者可能对社会有危害,但也没有人会将同性恋看作一种罪大恶极的罪状,选择抛弃自己的朋友。而如果身边有人是同性恋,80%的同学都认为这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20%的人认为多少会有一点影响,没有人认为影响很大,会让自己很不舒服。

四、调查结果分析

在学术界,关于同性恋的成因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是由生理因素如遗传因素、性激素分泌因素以及脑科学因素造成的,这种同性恋称为素质性同性恋。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包括精神分析的观点和行为主义观点,这种同性恋称为境域性同性恋。最后一种是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性倾向有双向发展的可能。

《大学生同性恋行为的归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认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同性恋行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指有些个体在没有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下,依旧会成为同性恋。个体较强的依赖性、责任性以及保护欲,也成为致使其同性恋的主要因素,同性恋倾向就是在个体不经意间开始产生的,开放的思想以及热爱尝试新事物的个体也容易成为同性恋;家庭因素指有些家庭喜欢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儿子,或者喜欢把儿子培养成女儿,是一种反性别的抚养,易造成儿童的性别认同的错误,还会由于父母角色的强化,使孩子变得更加像异性;学校因素指刚步入一个新环境的新生,会有陌生感,所以会寻找伙伴,避免孤独感。这时,几人一个宿舍会成为新生们的首选。随着彼此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深入他们会更加了解彼此,更加信任彼此,认为彼此是唯一懂自己的人。这份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和沟通范围的缩小往往导致同性恋的产生。社会因素指如今同性恋婚姻逐渐在一些国家变得合法化。而且,越来越多的影视明星将自己的同性恋行为公之于众,使得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对其进行追捧,认为自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此外,随着影视资料、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等传播途径,为同性恋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平台。

截止于2018年9月6日,印度成为同性恋合法化国家后,全国共有46个国家地区是同性恋合法化的,这46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亚洲地区仅中国台湾。本次调查中,92.5%(37个)的同学都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并且虽然没有同学表示自己会去了解同性恋的知识,但是也没有同学表示会很排斥同性恋,还有22.5%(9个)同学表示学校能官方科普一次。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同性恋的片段或镜头,有12.5%(5个)会转台,15%(6个)同学表示自己挺感兴趣的,想看,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这只是很正常很普通的片段,不喜欢也不会排斥。因而从整体数据来看,我们的父母辈、爷爷奶奶辈中的大多数对于同性恋是不能接受的,平时也很少会给自己的孩子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尽管如此,仍然有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是开放、包容的。

可见,同性恋现象是确实存在的,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它。

参考文献

[1]李银河,郑宏霞.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美国禁止同性恋矫正疗法称其危害大.网易.2016-12-27

[3]余放争,杨国纲,余翔.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医学信息,2005-18

[4]张嘉思张珊珊张婉儿.大学生同性恋行为的归因及对策研究.2018.

[5]瞿艳,杨瑶,周文刚,沈凌,唐松源.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