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的探索研究--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新常态下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的探索研究--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胡萍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旅游人才培养

引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增长效率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培养质量好、适应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是教育优质发展的择善固执之举。教育部在《进一步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深度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化,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高职教育产学融合主要问题产学融合体制机制不畅,发展模式不明确;教学目标过于广泛,不适应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计不适应教学做一体化要求;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个性化发展;高职双师紧缺、行业经历不足。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访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探索职业教育产学融合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现实理论与实践依据。

三、产学融合途径1.建立长效机制深度融合共建共享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高职旅游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办学体制上,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及内部治理体系,组建或参加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旅游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理事会、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等,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和改革方向。从运行机制上,建立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形成旅游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推进的人才、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2.对接企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适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合,贴近市场需要,体现就业导向,实现教育和产业相互促进、双赢。基于旅游职业标准、行业、企业岗位以学生终身发展需求,明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是动态的,对接旅游产业变化,适应产业的发展。优化专业结构,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是高职旅游教育与旅游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旅游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教学内容根据旅游业岗位变化相应调整,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旅游业新业态、发展新理念、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要求,采用真实项目案例,设计实训岗位任务,结合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促进专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服务过程,实训设计与服务流程保持一致。3.合作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与市场接轨、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打造国际化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完善产学融合长效机制,开展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提升产学融合平台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网络资源,建立完善精品共享资源。提高实践性教学,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与国际著名饭店管理品牌以及深圳世界之窗、上海华侨城欢乐谷等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已形成集团化培养、联合培养、专业共建、定向委培、产学研基地、输出管理等六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赴日本、阿联酋、美国、英国、新加坡、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企业实习研修和就业,彰显本土化国际化特色。4.能力为本建立完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科学全面发展地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建立完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同学和第三方(企业等)。评价方法多样化:包括观察法、测试法等。评价内容多维化,包括能力标准、知识、技能、基础技能评价等多元素环节。完善实训评价过程管理,包括:岗位认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及到岗实习等。考核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真实工作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时间管理与动手能力,评价过程与评价内容体现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的要求。5建设双师队伍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学习服务旅游新常态新业态,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采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培训体系,将国际化师资培养TAE融入学院专业师资建设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利用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立体化教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高度对接。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过程的主导作用,培养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双师素质,构建专业教师职业发展机制,推动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

四.结束语本课题基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产学融合实践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产学融合是不断完善与系统创新的过程,需要加大政策支持提高校企合作战略意识,建立健全保障长效机制强化校企合作力度,提高双师队伍建设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新常态下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或产业升级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常态下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国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邹松林.产教融合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

[2]韩西清.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3]张夕和.中国经济新常态刍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6(3).

作者简介:胡萍(1972-),女,山东威海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外语系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教育,旅游英语教育。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一般课题“经济新常态下的高职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