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孔燕付晓兰

孔燕付晓兰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江西新余336600)

【摘要】医务人员随时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尤其是在进行抽血拔针、手术缝合等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锐器伤,其中检验人员、外科医生以及护士是职业暴露高发人群。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需要从教育培训、流程规范、预防措施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尽可能保护医务人员,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相关危险因素出发,分析如何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字】: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1-0135-01

医务人员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常常在工作中会受到各种职业损害,甚至会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染病感染事件的出现,医务人员在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接触时所面临的感染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职业焦点问题。医学领域的职业暴露大大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预防感染,避免由于职业暴露造成的血液传播疾病危及到医务人员,保护其职业安全,需要针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

由于在各种护理治疗过程中,双手都是进行操作的主体部位,因此职业暴露集中分布在双手,并且医师与护士群体居多,其中护士常开展注射、抽血等操作,频繁接触尖锐医疗物品,而医师常需要开展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也容易损伤手部。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病房与手术室是职业暴露损伤高发地带,而在妇产科、急诊科等具有急、快、周围人群与环境复杂的科室中,医务人员工作忙碌,时常处于高度紧张中,职业暴露风险也会增加。

虽然医院针对职业暴露开展多次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培训,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常常出现标准预防意识降低,相关防护制度执行不彻底等情况。同时在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专门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程,医务人员队伍整体职业防护意识单薄,具体医疗护理过程中常常没有按照规范操作进行。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应对策略

(一)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个人关于职业暴露的相关防护知识、技术熟练程度、个人防护意识等都直接关系到职业暴露发生的高低,需要对职业暴露相关的防范制度以及操作制度进一步进行细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升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培训内容要结合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重视培训考核,培训后要充分发挥院科两级监督检查作用,确保培训能够取得一定的实效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对于职业暴露防范意识与知识都相对匮乏的新近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岗前培训,还要通过院、科两级做好相应的技能培训。

在我国医学教学阶段,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将医务人员职业防范相关知识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从理论知识到操作规范,开展系统的培训考核,从学生阶段抓好未来的医务人员队伍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与技能的培训。

(二)强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及到的标准预防原则,来自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具有传染性,凡是与其进行接触时都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隔离措施,这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意识,提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能力,对与患者接触过程中的各种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认真执行操作标准。

(三)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程

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在医务人员上岗之前要做好各项体检与接种工作,具体工作中凡是可能会与患者的体液、污物有接触,存在暴露风险的操作,都需要戴好手套,有必要的话要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存在体液喷溅的情况则需要提前佩戴好防护眼镜。在清洗器械时也要戴好手套、袖套以及防护眼镜,在传递容器时要避免锐器伤,锐器盒四分之三满时需封口处理,用纱布包好折安瓿。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操作规范性的要求与检查,定期就医务人员的技术操作进行考核,评价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能力,同时在操作前要根据具体的操作项目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防范措施落实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当管理部门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的防护措施,并做好相关的处理预案的基础上,还需要针对其落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进行不定期抽查,以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障其职业安全。一旦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风险,一定要做好后处理工作,对发生暴露的部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疾病感染的几率,如果是发生锐器损伤,则需要处理好伤口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并向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备案。

(五)建立保障制度

医院需要针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搭建起相应的保障制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用保障制度来缓解职业暴露给医务人员造成的各种压力,同时有效保护其人身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医院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是医院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有效对风险因素进行防范,需要瞄准根本,不仅要在医院中建立起完整缜密的规章制度体系,并将制度严格落实到日常管理当中去,还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秉承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按照医院规定执行相关的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避免由于防范意识单薄、没有做好主动防护措施而引起的职业暴露危险,最终危及到医务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A].王元春.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

[2]医务人员SARS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A].马燕兰,王建荣,张黎明.第九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4

[3]感染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感染防护[A].罗红霞.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