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效实践

杨森林

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民族初级中学445615

历史是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科学,它肩负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的任务。历史学科的教学和活动,能让学生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与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仰与珍惜。

我们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使中学生从历史中获得做人的榜样和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敬畏生命

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记录着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蕴涵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丰富素材。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挖掘隐藏在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中巨大的精神财富,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生命教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熏陶,形成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利用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让学生发现与领悟生命的价值。

例如利用教材中关于人类诞生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艰难历程及种种辛劳的史实,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生命顽强不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利用教材中大量英雄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在于他们为人类、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古今中外许多历史名人的言行能启发学生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激励学生焕发生命活力

1.转变师生角色,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要在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课堂形式,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挥的天地,成为学生愉快享受生命的场所。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培养与发展。用平等的语气,尊重学生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热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生命价值在课堂中生辉。

2.激励学习热情,唤起学生自主学习。

对学生的一些缺点与错误,不应求全责备,要理解、要宽容。其实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只有在一些错误中,才能有教训、长知识,生命之花才能经受坎坷。所以历史课堂应该充满赞赏与宽容,学生能得到心灵的舒展和个性张扬;历史课堂不能有压抑、自卑和厌倦。每一节课都是师生人生美好的回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尊重生命规律的重要体现。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爱历史、热爱学习生活。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热爱与教学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震撼,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示范、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感受人类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使历史课堂成为生命教育的天堂。

三、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念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理解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生命,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变化,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历史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

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与发展大都要经过曲折和反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历史上的每一个伟大人物大都是经历挫折和苦难后,才有所成就的。如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作者的慷慨悲歌,这都可以从正面激发学生对生命悲壮的感慨。

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那些历史的丑恶现象如袁世凯、汪精卫之流丧失国格、卖国求荣,秦桧只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不顾等等的抨击和鞭鞑,激起学生的愤慨之情,从反面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

要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认清反面人物阴暗和丑陋的本质,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进而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生命既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从而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关注个人命运的同时,更要关注国家的命运,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通过历史人物的讲述,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等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历史教师要注意结合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说明生命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他们的生命不但属于自己,更属于我们的国家与民族。

总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教材中对生命教育的切入点与结合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善待他人,不断提高生命质量,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