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张伟江

张伟江(平泉县荣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河北平泉67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先锋霉素、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药治疗,然后再逐一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副作用和下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

【关键词】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B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多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一般为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咳嗽等,因为该疾病往往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患者多使用一些抗生素、解痉平喘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现代西医西药来处理,结果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还对人体产生了副作用,因此本人从2009年1月起,到2010年12月止,在给患者治疗期间尝试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结果反而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综合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120个病例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哮喘疾病,年龄段为19-55岁,平均年龄46岁,病史从一到十年不等。其中治疗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7岁;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5岁。两组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7年公布的诊断标准化,并且根据《内科学》排除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患者和16岁以下未满规定观察而中断治疗者。按照《中医内科学》,哮喘分为寒热两种,症状都表现为呼吸不畅、咳嗽带痰、面红耳赤、胸闷气短、口渴好饮、痰色黄白、黏浊稠厚等。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药用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6克、苏子10克、地龙10克、白前10克,每日一剂,一日三次,七天一个疗程。对照组60例患者不论寒热,都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每次0.5克,一天三次;地塞米松片,每次0.75毫克,一天三次;氨茶碱片,每次0.1克,一天三次,七天一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须一到三个疗程后方有疗效。疗效判定依据为:经治疗后患者咳喘的症状明显消失不见,而且双肺部不再有湿罗音,视为显效;治疗后咳喘的症状减轻,但是双肺部仍然略有湿罗音,视为有效;治疗后咳喘持续,体征没有明显改善者则视为治疗无效。

2结果

治疗组60例:显效23例(38.3%),有效29例(48.4%),复发8例(13.3%),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60例:显效22例(36.7%),有效23例(38.3%),复发15例(25%),总有效率为75%。显然,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观察,治疗组在治疗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产生,哮喘再发作的时间间隔要长于对照组。综合效果,可见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组优于现代医学的西医对照组。

3讨论

传统的中医著作上谈到对哮喘的描述记载最早始于《内经》,其次是《金匮略》,而在这方面对当代医学发展影响最深、贡献最大的则是《景岳全书》,其中指出,哮喘的病因是因为人体的肺部有痰湿停骤,加上外界的外感风寒以及饮食不节从而引起痰阻气道,肺气逆行而导致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喘息连连,喉中带声而不能抑制,哮必至喘,故称哮喘。

中医治疗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其理论指导依据,再加上临床实践,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以虚实辩证为其要领,认为属实证,只有那些病情危重的患者才属于虚证。而哮喘又根据病因性质、痰色、恶寒及舌脉,分为热哮喘和寒哮喘两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对症下药,分类治疗。以热哮喘为例:热哮喘症状一般为痰色黄白,粘稠,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苔黄腻,脉滑数;热哮喘适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理肺中郁热,杏仁、苏子、白前止咳平喘有特效,地龙则具有解毒清肺之功效,再加上甘草益气和中,调和众药。治疗过程分三个疗程:第一疗程中治疗组6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48例;对照组60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1例。在第二疗程中,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24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23例。到了第三个疗程,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8例;而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5例。可见,在第一疗程结束阶段,对照组有效率高于治疗组,对照组见效快;第二疗程过后两组的疗效差距减小,治疗组效果有所提高;到三个疗程全部结束,治疗组的疗效已经超过对照组,可见中医中药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稳定而可靠,既可以消除患者对激素和抗生素类药物的依赖,又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内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8.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王本祥.现代中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