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 2

浅谈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宋范*吕雅心1吕海霞2

宋范*吕雅心1吕海霞2

66188部队河南省安阳市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接诊的38例单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通过随机选取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和16例。实验组采取发展期始针灸理疗辅佐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静止期始针灸理疗辅佐基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额文、皱眉、口角恢复时间和遗留后遗症情况,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发展期开始针灸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最佳时机;效果

周围性面瘫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急,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1]为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机能恢复。针灸按摩及理疗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但针灸的最佳时机看法不一,那么选择什么时机呢?下面我们做相关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38例单侧发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例和16例。观察组男17例,女5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8±5.2)岁;发病时间为6~32小时入院,平均(14.0±2.4)小时;其中左侧面瘫10例,右侧12例;对照组男12例,女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5.6)岁,发病时间为6~36小时入院,平均(16.3±1.8)小时,其中左侧面瘫7例,右侧9例。所有观察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自主参与。两组中均存在个别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部位和就诊时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临床分期发展期:发病~10天;静止期:第11~20天(含);恢复期:20天以后。

1.3治疗方法

1.3.1所有患者监测血常规、心电图、肾功、血糖和出凝血时间,避免治疗中引发并发症。

1.3.2常规治疗①所有患者充分休息,保暖防受凉吹风,特别是头面部,患侧每天热敷3次,每次15~20分钟。②两组患者均吃清淡、无刺激性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③强的松0.5mg/kg,晨顿服,连用7天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有禁忌患者禁用。④甲骨胺0.5mg,3次/d,共14天。⑤丹红注射液0.5ml/k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缓慢静滴,每天1次,共14天(监测血糖);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每天1次,共5天。

1.3.3针灸每次选择基本穴位2个和辅助穴位3~5个,7天为一个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一疗程。①基本穴位:合谷、太冲、足三里、风池、翳风和太阳等;辅助穴位:攒竹、下关、地仓、阳白、颊车、迎香、完骨、牵正、四白、承浆、颧寥、水沟等[2]。②观察组发展期患侧局部多针浅刺、平刺,不宜深刺、透穴及大力提插、捻转,电针采用疏密波[3],时间约15分钟;静止期则加大刺激,采用深刺、透刺,并进行提插、捻转,中等刺激,但透穴不宜过多,电针采用低频连续波和疏密波交替进行,时间约20分钟;恢复期,在病人耐受情况下,以透穴为主,电针以高频连续波为主,与低频连续波交替进行,时间约30分钟;对照组从静止期开始。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著:额纹对称,两眉齐平,眼裂眼睑闭合正常,口角无歪斜,鼓腮无漏气;有效:额纹基本对称,两眉基本齐平,眼闭不紧,患侧鼻唇沟稍浅,口角无明显歪斜;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

1.5统计学处理本次观察所涉及的数据统一使用SPSS19.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以X2检验,采用n(%)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1.6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中医认为正气虚弱,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入中面部经络,气血痹阻,导致面瘫。所以治疗上强调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风除湿,使瘫痪的肌群康复[4]。

3.2针刺经穴和热疗能疏通气血,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发展期采用局部多针浅刺、平刺和热敷及轻柔等能使受累的面部肌肉收缩而不强烈,加强血液循环,使炎性渗出物吸收而改善神经冲动的传递;针灸患侧面部的刺激不能过强,否则会出现面肌痉挛。

3.3针刺配合艾灸或其他热疗治疗面瘫,越早疗效越好,同时注意患侧面部及耳周的保暖,避免风吹受寒,从而缩短病程,防止或减少发生后遗症。

4结论

周围性面瘫发展期针灸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效果优于静止期,治愈率高达90%以上,疗程短,痛苦小,改善症状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侯熙德.神经病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81

[2]郑玉梅.针灸结合TDP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16:50-50

[3]邓永志,李振,宁飞,等.多针浅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1:38-38

[4]李宜,翁恒,等.中医诊断与特色治疗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