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异常及处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异常及处理措施分析

倪亚超周龙灿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齐河县供电公司山东德州251100)

摘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具有管理链条缩短,人力资源使用率提高、电网应急事故处置能力得到加强等优势。同时,不可避免地,调控一体化也给电网调控工作带来了新的危险点,因此,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危险点展开调查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做好风险预控也就成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调控运行工作的异常,并提出预防异常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异常;处理措施

1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

在电网供电过程中,出现概率最大的一种故障为单相接地故障,在天气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比如雷雨天气、大风或者冰雪天气的情况下,单相接地方式特别容易出现故障。在66kV以及以下的中低压配电网中,因为其设备元件多、设计裕度小及运行环境相对恶劣等特点,所以容易发生接地故障。造成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接地设备都是暴露在外,因此受到外部力量作用的概率较大,比如小动物、鸟类、漂浮物以及吊车等的破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其实是接地设备方面,接地设备使用年限过久,导致设备老化、受潮、绝缘子损坏等情况也会使接地故障发生;还有一方面则是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加速接地设备的老化,同时也会对接地设备造成损坏。

2接地故障现象

因为接地设备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在很多种情况下都容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在接地故障发生时,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如果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系统会发出接地故障警报;如果同一系统中的三相接地电压失衡,实际电压量低于额定电压,或者实际电压量为0,其他两相的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也会发出接地警报;如果电力系统中消弧圈的电流量过大,且仪表显示数值与运行档位的额定电流值相等,接地设备还会发出一定的声响。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也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也会导致接地警报报警,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具体的故障情况有明确的认识,根据故障的具体表现能够判断故障原因,小电流接地故障的表现为:单相完全接地时,一相的电压显示为零,是接地相,其他两相的电压值升高成为线电压,且不发生改变;一相的电压值降低,但在0以上,其他两相的电压升高,但又不超过线电压,则电压降低的相是接地相;单线出现断线故障,且一相的电压值升高,其他两相的电压值降低,则电压值升高的相位接地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侧熔断器出现故障,一相的电压变低,其他两相的电压没有发生改变,则电压降低的相为接地相;基频谐振,一相电压降低,两相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线电压基本保持不变,谐振电流很大,PT有声响。

3接地故障的处理步骤

电力系统发出警报代表着接地设备发生的故障,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内,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接地设备技术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确定并确定相关的应对计划,然后检查同一系统内其他母线的电压数据,根据检查结果确认发生接地故障以后,将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母线电压的实时情况等信息传达给值班调度员,避免从单相接地发展为双相接地或是更加严重的相间故障,导致线路跳闸、对持续供电产生影响等情况。

接地故障处理的具体注意事项,在电网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以后,故障没有排除的情况下运行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小时;在接地故障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应该对电压互感器与消弧线圈的运行状态进行加强,防止出现故障导致故障进一步扩大,还需要对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报告;在接地设备运行时,不能拉合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更不能用隔离开关断开接地电气设备;有时在检查线路故障时会用到一些方法,比如“瞬时停电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无论线路是否存在故障,都应当立即合上,停电时间低于十秒,避免影响供电工作的正常运行;如果在天气条件不好的时间段出现多次瞬间接地,则将绝缘水平低、分支多、主干线长、故障发生次数多的线路停电,天气转好以后进行供电;在对接地故障是否清除进行确认时,应当从多个方面同时确定,比如从接地信号、三相对地电压、消弧线圈声音等方面,避免判断错误的情况发生;当采用分割电网的方法选择接地故障时,应首先考虑会不会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在分网运行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各网络间的平衡问题、继电保护系统的配合情况等);如果只有一台消弧圈系统,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的时间是由消弧线圈的温度变化决定,有多台消弧线圈的系统中个别线圈温升达到规定时,但故障线路没有确定故障具体原因时,可对其进行切除操作。

4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对策

4.1建立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

(1)明确业务界面。应规范调控一体化模式卜班组职责、岗位职责、值班管理、运行管理、资料管理、班组建设、培训体系等方面的要求,明确倒闸操作、信息监视、保护、自动化系统运维和专业管理的工作界面,全面梳理并划分变电运行与电网调控之间的工作界面。(2)优化工作流程。应对倒闸操作、电网事故、异常处理、检修计划编制、日检修计划审批工作、地调停限电管理、新设备启动、电压无功管理等流程重新进行优化,保证电网运行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按计划、分步骤进行,月底、年底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闭环管理。(3)修编标准制度。根据调控一体化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细化编制、修订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制度体系,理顺管理关系,构建简洁科学,运转协调、顺畅、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4.2改进技术支持系统对自动化系统改造。

对EMS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完善,对遥信、遥测、遥控、遥调信息进行分类规范,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将遥信信息分为事故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一般告警信号,越限报警和其他信号,使监控员简洁明了的对信息进行监视判断,降低监控员漏看信息的风险。对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调控一体化后,变电站将实现无人值班。要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和调度数据网进行升级改造,使信息能够可靠上传,使监控人员能及时有效地监控到设备运行状况,快速正确地捕捉事故异常信号,满足调控一体化实施需要。完善防误系统,实现EMS、主站五防系统和子站五防系统的融合,为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调度、监控操作进行具有约束性的协调工作。组织调控人员就系统防误功能的实现、防误系统的安全分区以及刀闸位置的采样、后期维护等问题进行探讨,为调控员提供实用、高效、安全、智能的操作平台。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保障电网安全:通过一次设备安全防误手段,能够有效的防止电网倒闸误操作,避免造成电网事故、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甚至引起电网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果,确保社会稳定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邹裕志.调控一体模式下电网设备信号智能处理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楼华辉.浙江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张晓慧.H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4]王双柱,宋元江.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地区电网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76-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