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张莹孙小虹

张莹孙小虹(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44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92-02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4例膝关节镜下需行关节清理术的病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身体状况的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14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保证了关节镜手术效果,使患者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关键词】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护理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因其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观察清楚,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以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清除炎性关节液软骨碎屑及致病因子、可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及退变的关节软骨、处理增生骨赘、取出游离体,去除了使关节退行性变加快发展的因素。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术后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点。潍坊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付海燕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09月以来共收治需行关节清理术患者14例,本组14例中,男性2例,女性12例,17—61岁,平均48岁;均无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增生的滑膜皱襞切除4例,取出游离体2例,对磨损关节软骨面修整成形3例,裸露软骨下骨部位钻孔2例,滑膜囊肿切除1例;半月板修切5例,膝外侧支持带松解1例,胫骨平台骨赘切除术2例;术后行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住院时间5-10天,无关节腔内感染发生,2例术后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存在。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有紧张、焦虑等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妥善安置患者,并向病人讲解关节镜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无疤痕、恢复快、出血少等特点,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2.1.2术前准备作好术前的各种检查,如胸片、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等。手术野皮肤准备,患侧膝的上、下20cm处。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利于关节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渗血情况,有条件行每2h冷敷30min,以减轻局部充血。评估疼痛情况,教会患者运用自我松弛法或分散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2.2.2功能锻炼

主动锻炼: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如: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应在麻醉清醒后即进行,每次锻炼以达最长时间为佳、缓慢进行、以不疲劳为限,每日2-3次。及直腿抬高练习、主动屈膝、髌骨内推等;应在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再后行下床行走等,先在床边练习坐位,然后再扶拐下地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2.3加强术后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1关节腔内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应密切观察和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者膝关节肿胀,明显的肿痛,浮髌试验呈阳性,手术操作孔渗血性液体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暂不行屈膝锻炼。

2.3.2关节腔内感染,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表现。根据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发生感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也可在关节镜下行感染关节清理术。

2.3.3关节镜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节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多在术后能自行吸收,一般不必作特殊处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若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影响关节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行相应治疗。

2.4健康教育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下肢。告知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的目的:锻炼肌力、恢复关节的活动和正常步态。定期复诊。

3讨论

膝关节镜监视下行关节清理术是诊断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系统的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程序,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纤维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应鼓励病人尽早地进行被动锻炼并进一步行主动锻炼,可较快地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