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创新模式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班级管理创新模式之我见

付学宾

付学宾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学校培养目标,按一定的计划,通过学习、交流、协调,让班级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发展,为学生的积极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服务过程。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系统,是系统整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整体基础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能为班级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能为学生健康发展,快乐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班级管理常见方法重要性创新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以情立规,以理束行,科学管理,将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于“营造和谐环境,注重个性发展,践行人格教育,培养进取精神”,积极学习实践,创新教育理念。

我们要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并且在与孩子心灵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和享受育人的乐趣。

一、放手给学生,发动学生

班主任要会指挥,会“偷懒”,工作驾轻就熟,班级积极向上,学生健康成长;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就容易大包大揽,唱独角戏,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特别是在班上有学生犯错误或者是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时,极易埋怨和发火:“平时怎么教育你们的?对你们讲过多少遍啦?怎么老是记不住啊?”有时还会因冲动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其实学生很不服气,心理也很不平衡,这种不服气和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造反”。

二、发挥班委的作用,真心帮助他们开展工作

我过去做班主任就是在班里大张旗鼓地树立班干部的威信,给他们明确的职责,放手让他们工作。同时暗地里给他们戴高帽子,拉近他们的感情。但我也要注意一点,经常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戴高帽子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所以我往往是在开班委会时,使劲给班干部带高帽子,这样班干部做事情的积极性大大高涨。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主动承担事情的责任,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比如有的班干部用命令式的口吻,令很多学生无法接受,工作不好开展。班主任就要告诉他如何以商量的委婉的语气跟同学交流。另外要告诉班干部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三、树立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好学的新风尚

良好的学习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班主任的长期教育。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班主任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除了关照优等生之外,班主任还要特别关照“后进生”。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因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后进生”能得到班主任关注,就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后进生”的培养。当然,“后进生”的培养和转变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工作智慧,更需要班主任的耐心、爱心和恒心。如班主任可以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进行家访,或与他们谈心,和他们成为朋友,或单独或小范围辅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而使他们改变观念和陋习,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2班主任要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往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透过这些现象,班主任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退步或进步。班主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常见方法有跟班听课、抽查学生作业、观察学生自习课的情况、配合任科教师组织本班学生的集体活动等。另外,班主任也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小组活动。

3.3班主任要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管理学生时,班主任要注意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对学生有任何偏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班级管理创新与社会趋势相结合

当前社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社会中的一切都面临着竞争。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在培养竞争意识的进程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干部这个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加以应用。

比如,在进行班干部选举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动员全班的学生都主动参与报名,并且进行排列,让报名的每个人轮流担任班干部,之后,让全班学生对候选人进行多方面的考评。在试用期结束以后,让每个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其余学生则采取公开投票的方式。

最后,由全班同学选举的班干部在上任之后,班主任要对班干部的工作给予足够的信任与支持,并且针对班干部工作不足的方面,要给予及时点拨,并且多与班干部进行交流与沟通,从班干部的角度了解班级中其他学生的情况。当一学期结束以后,班主任要组织全班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公平的评估,倘若班干部获得大家的好评,下学期则继续担任此职务;而评价不好的班干部,班主任在下学期采用上述方式继续选拔。

五、善于发现和赏识

每当学生有了哪怕很小进步时,都需要对他认可;每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更需要给予大力的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则需要给予的是大家的宽容;每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和支持。

赏识与激励,就是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找出可赏识、可鼓励的地方,对学生要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不同的赏识和激励。我经常这样赏识那些不爱学习的学困生:尽管他们上课听不懂、跟不上,却仍然坚持陪着其他学生听课,天天这样,长年累月,他们也不容易啊?尽管某些任课教师烦躁时,常对他们发脾气,可他们每次见到教师时,还总是以笑脸相迎,而且很有礼貌的问候:“老师好!”从来不记仇的,尽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严厉地批评、指责,但毕业后见到教师,往往比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还亲热,甚至毕业之后非常有作为,而且从来不和老师计较,所以,身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就要善于从多角度去看问题。

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建立情感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理解、关心、尊重学生,学生就会更尊敬老师,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我们的班级管理方式还有待于我们广大班主任去探索、去改进。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是:将学校班级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要求,管理班级的最终结果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在工作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化学生的心灵,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爱学生、宽容学生而不纵容学生。